「一時衝動發生性行為,後果隨時涉及一條人命。」昨日又發生未婚少女在家分娩事件,去年8月,16歲懷着4個月身孕的阿敏去了深圳醫院接受墮胎手術,手術前一刻她懸崖勒馬返港產子,但她放棄了撫養權,將兒子交給有心人養育,從此母子不再相見。
「知道有咗嗰一刻,我呆咗,好驚!」去年5月,16歲的阿敏從驗孕棒發現自己懷孕,生命從此改寫。當時就讀中四的她,每日穿着冷衫遮掩不斷隆起的肚皮,每夜11、12點才回家,避免父母察覺,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
勸年輕人勿任意妄為
「嗰時去過油麻地黑市診所,又到過深圳醫院想墮胎!」幸好墮胎手術前終於取得母親諒解,決定回港求助輔導機構。去年11月,兒子早產3個月出世,她來不及慶祝便發現根本無力撫養,殘酷現實令她在兒子滿月時放棄撫養權。作為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她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交代始末,希望兒子日後可以原諒。走過未婚媽媽的路,阿敏含淚訴說與骨肉分離的難受,同時勸告年輕人「不要任性、不要大意」。
協助阿敏的「母親的抉擇」社工陳慕貞指出,近年未婚懷孕少女年齡下降,該會更曾處理一名12歲的媽媽,反映現時少年男女性知識貧乏及充滿謬誤,但對性充滿好奇,呼籲青少年主動求助。本報記者
未婚媽媽求助熱線
母親的抉擇:28682022
關心一線:27778899
社會福利署:2343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