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大幅減息,全世界拍案叫絕,股市如坐火箭,連貴金屬、石油及部份商品期貨(如小麥、玉米和大豆等穀物類)也如坐「神六」。究竟是投資者反智──減息難道真是好消息,抑或個市真係錢多到啥都買?甚或驚美元「插水」,全部人湧去hedgefordollardecline?
筆者多番指出,美國經濟靠兩條腿支撐,一條腿(樓市)已跛,另一條腿(股市)卻連「拗柴」也萬萬不能,不然布殊政府可以提早返鄉下耕田,故減息遂成為踢高「股市的最佳類固醇」,與經濟無太直接關係,亦救不了樓市。減息的目的只有兩個:一是希望在股市賺錢者多點消費,頂住個「雞頭」;另外是要告訴(美)國民,在喬治布殊的治下,美股屢創新高乃經濟欣欣向榮的必然結果。然可以瞞天過海幾耐,則非本欄討論之列,冠一亦沒有此能耐預測得到。
講開樓市,前日彈出兩個12年來最差的數字,包括8月份新屋動工(按年)下降至133.1萬間(7月份是138.1萬間),比市場預期的135萬間少;另外,建屋批則亦急跌至130.7萬間,遠遜估計的134.8萬間。如此數據,加埋早前NAHB/WellsFargo房屋指數創16年低位,美樓市狀況已可思過半矣!
此外,曾經準確預測科網股泡沫爆破,並自創一套房屋價格指數Case-Shiller的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RobertShiller,剛向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提出警告謂,樓價有大幅下跌可能,未來將誘發更大金融甚至經濟危機。言論與格老早前預測樓價可能再下跌雙位數字之說,可謂不謀而合。包括穆廸和另一些權威機構調查報告均不約而同指樓價會持續下跌,並將由區域蔓延至全國性。減半厘?太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