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 - 鄧達智

英格蘭 - 鄧達智

原來自己書架上沒有一本有關英國的地理或旅遊書,如果有,大概仍留在倫敦的住處。
搜羅一番,只尋得一本Eyewitness出版的倫敦,另一本則在回來前舊書攤找回來的AboveLondon,封面是泰晤士河畔格林尼治前皇家海軍學院(現已改作倫大一部份)與它原本連接的格林尼治宮部份及格林尼治公園;幾乎可以看到我那家外之家,就是那張封面照片,為我保存好些思念,不過那是廿年前,倫敦也改變不少。
你不可能對英格蘭有深切的思念,起碼不會似台灣人對日本。如果有也似她風景的本質;輕。
或許倫敦,曾經讓不少人度過青少年,作為一個城市她也着實方便,而非一份山林的懷念;倫敦不等於英格蘭,甚至當地的人也有很大的分別。
努力實行一週工作四天,每個勞動日之後讓自己空閒一天;也不遊手好閒,例如寫稿,例如畫畫,一畫可能一整天。忙過頭了,害怕自己患上憂鬱症。舒舒服服再看了一遍《傲慢與偏見》,KiaraKnightly主演的版本,裏邊出現不少並不壯觀然而婉約優雅的山林田園不同等級的宅院,好一份興奮劑,就想秋天回去一趟,以火車及單車踩一個月。當然每年十月十一月我都為愈來愈短的秋天自我陶醉一番,去京都?去陽朔?去青藏?去Antibes?去Fez?……似我倫敦上課的日子,沒有常出倫敦探看英格蘭的風景;那些年月就是長週末也選擇渡海峽去巴黎,稍長的假期去翡冷翠,再長的空當去了以色列與摩洛哥。
就近的,開車到劍橋、牛津、Bath、Canterburry或Brighton還是有的。某次朋友約同到Buckingham-Shire一處村鎮吃飯,沿途斯文地滾動的地形可真叫心情舒服。難忘的一次跟隨朋友回去他們在約克郡約克城近郊的家,這個城市的宏偉古蹟可真讓人羨慕(完好的古蹟計來,我們中國便遠遠不及,就是北京比起倫敦,除了天安門及故宮一帶,好些街巷里弄胡同着實失卻帝都氣質。2008奧運的建設雖然超現代,但卻為京城營造一份失落了的氣派。)最感動還是YorkshireMoors地上橫生的百年紫花樹在空曠原野自由風吹遍,景色柔和直入心脾,騎着電單車一程一程在原野及海邊慢馳,途經WarwickCastle,那時電視正播着於此取景的BridesHeadRevisited,好不神往。秋天快到,遊英格蘭的夢又瀰漫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