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向政府申請全線加價9%的九巴,其母公司載通國際昨日公佈截至6月底為止的中期業績,受惠於旗下豪宅「曼克頓山」銷售強勁,上半年純利錄得31.38億元,較去年同期勁升17.47倍,每股派中期息0.45元及特別股息1.5元,即合共派息1.95元。有民間團體批評,九巴母公司的中期業績,反映九巴申請加價毫不合理,是「獅子開大口」。
由九巴舊車廠改建而成的「曼克頓山」,上半年售出796個住宅單位,合計樓面面積達73萬平方呎,錄得售樓收入44.58億元,淨利潤達29.62億元。單計載通核心運輸及其他經常性業務,上半年純利僅升3.3%至1.76億元,來自九巴的利潤貢獻升17.21%至1.33億元。期內九巴車費收入、載客量和廣告收入,依次為28.41億元、4.92億人次及3,250萬元,按年微升0.92%、0.28%和0.62%。
地皮是乘客金錢投資
至於九巴上半年的總經營成本僅升0.38%至27.21億元,以載通整個集團上半年的員工開支和燃油成本,分別是14.66億元和5.32億元,按年分別微升1.21%和0.6%。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指出,載通上半年的利潤主要來自地產投資,在同屬一間控股公司的層面上,九巴管理層經常強調地產及巴士業務是分開的兩個項目,加價的理由絕不充份。他強調,在97年以前,九巴容許每年獲取資產值16%的准許利潤,當年投資越多,准許回報越高,曼克頓山地皮正是當年九巴以乘客的金錢投資得來,現今錄得高利潤,乘客未獲回報,更可能承擔更昂貴車資,是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