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數獨」、「找不同」等時下流行玩意,以及太極拳都可刺激腦部活動,研究更證實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的太極運動有助減慢腦部認知能力退化速度,預防老人癡呆症。今日是「世界阿氏癡呆症日」,衞生署助理署長(家庭及長者健康服務)陳慧敏指出,現時本港約有七萬名社區長者患不同程度的癡呆症,患者人數更隨人口老化而不斷增加。 記者:梁瑞琼
老人癡呆症是大腦機能退化的疾病,透過集中意念及呼吸的身心運動,能改善動作協調及精神狀態,太極拳及瑜伽都是身心運動的一種,醫學研究發現,這類運動有助減慢認知能力衰退及預防老人癡呆症。
衞生署長者服務部物理治療師李統宇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太極拳為例,太極透過集中攻防意識鍛煉身心協調,並可刺激認知能力、提高專注力、紓緩情緒及擴闊社交圈子等,同時亦可強健體魄,加上太極毋須器材及較安全,適合長者學習。
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時
香港中文大學及理工大學均有研究發現打太極拳的長者,無論在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都較不做運動的長者高。但他補充,進行身心運動必須持之以恒,建議連續三至六個月,每星期進行三次30分鐘或以上的身心運動。
但只做身心運動並不足夠,該部門另一名物理治療師李丹雯指出,老人癡呆症患者的腦細胞會不斷受損,認知能力衰退,故會容易迷路、不認得親友、找錯錢等,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及增加照顧者的負擔,以往有研究發現,認知能力儲備高的長者,擁有廣泛的腦細胞聯繫網絡,懂得運用不同方法減低功能障礙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而經常進行一些健腦練習活動,可刺激患者腦細胞活動,增加認知能力儲備。
除了看書、下棋、砌圖及玩牌外,年輕人喜愛的「數獨」、「找不同」及扭計骰都可鍛煉認知及記憶力,李丹雯解釋,這些遊戲包含文字及圖畫,可在視覺上刺激長者腦部,而長者進行遊戲時需要不斷思考、分析及記錄,增強腦筋思考,從而鍛煉認知能力。長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愛的健腦活動,遊戲難度亦可按他們的能力相應提高。
防癡呆健腦練習
-健腦練習活動-
拼字遊戲、數獨、找不同、電腦遊戲、砌圖、賓果遊戲(bingo)
-身心運動-
太極拳、瑜伽
資料來源:衞生署長者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