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謝拉特為了代表英格蘭國家隊出賽,不惜注射止痛針上陣,事件一度引起大家的關注及討論。
其實該種名為cortisone的激素,作用在於舒解關節的痛楚,以筆者僅有的醫學常識及記憶,這種打針的療法於中國國內是俗稱打「封閉針」,對本地球圈的情況而言,上述的現象並在香港不普遍,而且也不屬合法的治療途徑。
打止痛針上陣非良方
回想自己足球生涯最黃金的時代也相當抗拒打針,反而會傾向服用合法的止痛消炎藥去應付傷勢,雖然服食後會即時減少痛楚,但這些藥物也不能經常使用,始終用藥過多都有機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
可是筆者曾經都有聽聞過本地球員為了勉強上陣而返國內打止痛針,但後果遠遜預期而最終導致得不償失的例子。
甚至乎歐洲4大聯賽之中,意大利甲組聯賽的球員也曾遭揭發被強迫打止痛針上陣的慘況,反映出球員往往身處於比賽及受傷的夾縫之間,箇中滋味的確相當不好受。
「得就踢、唔得就唞」
筆者從這些真實故事當中也得到一些啓發,可跟各位讀者分享,作為一個球員,去到一些重要關頭是必須有自己的思想,行事亦都要以謹慎為先,並且要以球員的自身健康作為大前提。正如之前佩亞達事件,其健康出現問題已經早有前科,可惜當時並無對症下藥,結果白白損失了性命;始終足球只是生命中的一部份,為足球而放棄個人健康絕對是愚蠢的行為,就算球員負傷上陣,有時也並非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因此大家應記着以下簡單的道理:「得就踢、唔得就唞」,球場並不是讓人強逞英雄的地方。
丘建威
周一:妙筆生輝
周二:歐戰識丁
周三:Blog中你
周四:不平威鳴
周五:Keyman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