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美寶報道】較別人快近十年入大學的九歲神童沈詩鈞,本月入讀浸會大學數學系,即對二年級的數學課程「微分方程」深感興趣,近日成功獲浸大批准在現有4科一年級課程之外,額外修讀該科屬二年級的課程,入讀大學僅兩周便再次「跳級」。父親沈振雄表示,詩鈞於英國高考在該科取得近滿分的成績。
沈詩鈞在浸大原只修讀四科一年級課程,包括西班牙文、電腦、數學分析及統計學,佔12學分,但詩鈞在英國修讀預科及應考高考時,已接觸微分方程(differentialequations)並取得97分。沈詩鈞父親沈振雄接受訪問時,對兒子跳讀科目不願置評,但指詩鈞對原屬二年級生修讀的微分方程題目深感興趣,開學不久即主動要求列席該科目。據知,浸大前日已批准其「跳級」修讀的申請,詩鈞今學年將修讀15個學分。
沈振雄說,校方曾說可因應詩鈞的數學及其他科目程度作調節,「一啲可以走快啲,一啲可以慢啲」,其中數學課程可以「行快啲」,其他課程需按部就班。現時中文科由詩鈞的母親每周六替他惡補,預計約一年半即可達中學以上程度;但浸大的心理學家評估,認為詩鈞不適宜短期內在兩個新環境上課,故暫時只會在浸大校園內學習,不會到其他附屬中學上堂。
心願快一些讀碩士
詩鈞向記者說,「我鍾意出題目畀啲同學,難嗰啲題目要諗一個月先出到。」至於數學課是否很淺,他說:「我覺得易,唔知其他人。」他說不感讀書有壓力,反問:「咁叫讀得多咩?讀得少過人都係多?」他對自己的讀書要求是:「快啲開始讀碩士囉;我將來讀完之後(碩士)做research,然後做講師。」
對於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及其他學者批評沈父揠苗助長,令詩鈞失卻童年,沈振雄表示,「我從來無迫佢讀書,佢讀得好開心。我相信神童都可以成功,一樣可以有佢嘅童年,除咗學術之外,更重要係學識同人相處、溝通技巧,亦需要外界包容同接納,𠵱家詩鈞喺學術上係上咗大學,未來我哋希望擴闊佢各方面嘅興趣,好似音樂、藝術等。」
沈振雄又指不計較詩鈞取得的分數,「只要佢已盡力讀書就得,攞幾多分都無所謂。」他覺得本港中小學制度不適合資優童,反而大學模式較靈活,適合資優生學習,但學童及其家長需要具備極大勇氣及肯吃苦,跨越世人的目光及教育制度上的阻障。
特稿:讀大學三周開心樂趣多
九歲的詩鈞做了大學生,卻甩不掉天真稚氣,看到公園內的滑梯會雀躍地爬玩、看到加菲貓錢罌就愛不釋手、看到記者的手提電話,還好奇地嘗試撥號碼和玩內置遊戲。談及大學生活,表情多多的詩鈞直言讀大學較小學時開心,「小學有一個同學唔鍾意我,……小學我唔開心。讀大學就開心好多,有好多養動物(意指書包掛着卡通公仔)嘅哥哥姐姐同我玩,佢地鍾意同我傾偈,但就好少玩!」
在浸大上學進入第三周的詩鈞,看來很滿意大學的生活,喜悅地告訴記者,現時每天約與六、七名同學一起吃飯,「我只係記得佢地個花名,哈哈……好似大頭蝦、青蛙,有一個好鍾意着紅色衫。」愛整蠱別人的他透露,日前與一名大姊姊在浸會醫院飯堂買飯時還恐嚇對方「有鬼」。
公園內盡現童真
口口聲聲說「細個時先玩滑梯」、「細個時先打機,𠵱家唔打」的詩鈞,看到公園的休憩設施,已飛快跑上滑梯遊玩;察看記者手提電話時,又忍不住尋找遊戲,尋求破解方法,表現得充滿童真。詩鈞說在英國的生活「唔係辛苦,係好悶,因為只係讀書」,現時的生活相對較開心。被問知否其IQ有多高時,他笑說:「IQ高有乜好處?我覺得你叻IQ先高,你IQ高未必係叻,IQ低唔係叻。我估我IQ高過0,低過1000。」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