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誕下嬰兒不久,兩名產婦不幸患上產後抑鬱症,昨日兩人懷疑病發分別在粉嶺及油麻地跳樓自殺身亡,她們給親人帶來無比哀痛,遺下兩名未滿月的男嬰從此失去母愛。有婦產科醫生指出,產婦情緒出現波動,已有產後抑鬱症狀,情況不容忽視,家人要立即送她醫治及貼身看護。 記者:黃學潤、徐雲庭、梁澤岡、陳天華
兩名跳樓死亡婦人,分別是28歲的陳智英及26歲的鍾寶玲。婦產科醫生指本港百分之一產婦是產後抑鬱嚴重患者,有自殺傾向需醫生跟進。至於陳婦及鍾婦,據現場消息指,兩人仍未就抑鬱症求醫。
「佢好似好唔開心」
陳婦住在粉嶺孔嶺村187號一間村屋三樓,她是於去年來港的新移民,與姓郭丈夫育有一名6歲大的兒子,當她仍在內地時,兒子則在港由姑母照顧,陳婦來港後再懷孕,於個多月前一家人搬來上址居住。村民指出,陳婦丈夫在澳門任職地盤工人,在她臨盆前,陳婦在內地的母親專程來港照料,陳婦於上月30日誕下一名男嬰。
村民又稱,陳婦的丈夫每逢周六才回港看望妻兒:「我見佢(女事主)生BB後未笑過,好似好唔開心,仲講過話BB湊唔大,都唔明佢點解。」村民對事件感到惋惜,並替初生嬰兒失去母親感到難過:「咁細個就冇咗阿媽,BB好可憐呀!」
夫睹妻屍失聲大哭
昨上午10時許,陳婦的母親在廚房煲薑醋,陳婦聲稱前往覆診,但離家隨後行上三樓天台跳樓自殺,跌撞圍欄反彈地上,當場重傷昏迷。
陳母聽到巨響後往外望,見女兒墮樓,慌忙趕往察看,呼天搶天哭叫,並企圖撲向撫屍,須街坊安慰及制止。救護員到場替傷者急救及將她送院,陳婦的母親陪同女兒送院時情緒激動,因初生的男嬰乏人照顧,由女警抱着一同送院,陳婦經搶救後終告不治。警方已聯絡陳婦的丈夫回港善後。
另外,昨晨9時許,在油麻地彌敦道554至556號龍馬大廈,一名女子從高處墮下倒卧彌敦道慢線路面,警方到場將該段路封閉,救護員證實墮樓女子已經死亡。警員遂用帳篷覆蓋屍體以免途人不安,並在女死者身上撿獲身份證明文件、藥物及遺書等,證實她身份是鍾寶玲。
警方翻查大廈錄影帶,相信她進入大廈後乘電梯往12樓,再到天台跳樓自殺,並懷疑她因產後抑鬱症輕生。警方聯絡其姓陳丈夫及胞姊到場認屍,其夫看到妻子枉死情緒失控,一度失聲大哭。
「對唔住老公我先行」
警方調查發現,鍾婦與丈夫住在黃大仙采頤花園,她於本月15日在廣華醫院產下兒子,並於前日才出院,事發前相信她往廣華醫院覆診。
鍾婦遺書寫有給丈夫及母親的遺言,內容大意「對唔住老公,我要先行一步,阿媽記得買奶粉餵BB,唔好餓親佢」。她的遺體阻塞道路一個小時後,由仵工舁走移送殮房。其夫及胞姐稍後亦到殮房辦理手續,丈夫難掩喪妻之情,不禁抱頭痛哭。
產後抑鬱症簡介
病因:
*產後體內荷爾蒙變化,引發婦女出現抑鬱症
*曾有抑鬱者亦容易產後抑鬱
症狀:
*疲倦、失眠、焦慮、常感悲傷及脾氣暴躁
*經常哭泣、精神難以集中及感到無希望
*對嬰兒過份操心或者不關心
*擔心自己傷害嬰兒或害怕與嬰兒單獨相處
*有自殘或自殺念頭
資料來源:婦產科醫生羅致廉及互聯網
產後抑鬱求助及支援熱線
醫院管理局精神科電話諮詢服務
24667350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2255
香港心理衞生會心理健康資訊諮詢服務
27720047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熱線
28330111
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23887141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23180028
資料來源:互聯網
特稿
「產後情緒波動要睇實佢」
婦女產後抑鬱症是很普遍,約有三成產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其中百分一屬嚴重患者。婦產科醫生羅致廉指出:「家人嘅援助好重要,見到家中有產後婦人哭泣、情緒波動,一定要搵人24小時睇實佢,而且要盡快諮詢專業人士。」
受荷爾蒙變化影響
綜合專家和醫療資訊的意見說,產後抑鬱症的成因,可能是單一因素造成,又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不過最主要是與分娩時巨大的荷爾蒙變化有關;雌激素、黃體激素及其他和懷孕有關的荷爾蒙在分娩後會在母體內迅速減少,對荷爾蒙變化影響較易的婦女其情緒隨時出現轉變。另一項因素是產婦本身早已有抑鬱症,生育完BB後就容易出現產後抑鬱問題。
羅致廉稱,當婦女生育後,若感到疲倦、失眠、焦慮、食慾不振,應付不到生活又經常易發脾氣,便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約有百分一產後抑鬱婦女的病情相當嚴重,除了有自殺傾向外,或會傷害自己的BB。
他表示,食抗抑鬱藥控制病情是其中一種治療方法,最重要是獲得身邊人和家人的支持,例如幫助她照料BB,又接納她的傾訴,必要時要24小時照顧她;其實很多產後抑鬱婦女在數星期、數個月或一段時間便會好過來,及早診斷和治療是十分重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