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議息前夕,港股欠缺方向而隨外圍走軟。坊間已不奢望美國聯儲局今晨勁減0.5厘,惟起碼「最低消費」亦要有0.25厘減幅,而過去兩日調整市,正正反映上述發展。業界預期,大市周內表現,將取決議息後主席伯南克會否暗示進一步減息,以及美股隨後走勢。歐資大行則相信,中資股短期動力仍充裕,首選行業龍頭及注資概念股。
【本報訊】恒指昨早段及午後曾兩度急挫230點,惟買盤湧湧補上,最終於低位反彈約200點,收報24576.85,跌22.49(0.09%)。H股指數則以近全日高位14733.62收市,升57.23(0.39%)。主板成交縮減至805億元,即月期指亦由前日大低水轉高水4點。
港隨美減息機會微
美股昨晚早段升102點,本港時間晚上11時,滙控(005)及中移動(941)在美國預託證(ADR)分別折算報140及107.8元,較港收市高2.3及1.6元。
大華繼顯董事梁偉源指出,恒指近兩日調整已反映儲局將減息0.25厘決定,雖然本港今跟隨減息機會不大,惟只要新股熱潮過後拆息回軟,下月底港息仍可調低。他預期,隨着資金自由行有望「十七大」後開通,巨無霸中資股及金融股仍看高一線。
里昂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劉煒預期,透過QDII和資金自由行政策,短期會有350至450億美元(約2730至3510億港元)資金流入港股,這對較內地A股同業有相當折讓的龍頭股有刺激作用。
他進一步指,面對國內通脹,保險股會因加息受惠,而資本市場暢旺、估值高企,亦有利注資活動,因此具注資概念、通脹受惠股和存在折讓的行業龍頭股,可跑贏大市,故推薦以上三類受惠股(見表)。他指國內通脹高企並出現負利率,將促使更多資金流入股票和地產市場,而A股已相當昂貴,將對本港市場有利。而A、H股的差價,他認為理論上會由現時的45%收窄至20至25%。
中港地產股續調整
中港地產股調整未完,恒地(012)放榜後大行意見紛陳,股價再跌1.7元至59.35元;奪得大埔地的信置(083)及收租股九倉(004),分別挫1.7%及3.9%。
市傳中央再推行政措施調控房地產,其中非自住樓按首期會調高至四成,內房股(見表)首當其衝開倒車。
標普企業及基建評級副董事張碩菁估計,內地房產市場短期會有波動,未來5年將有25%發展商遭淘汰,惟長遠而言增長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