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斷層」這四個字學自數年前《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單之嗇的卷首語。才四個字,值得思考的方方面面頗多。
上星期寫《烈格芙》,急;下筆電影「Blow-up」錯弄「Blow-out」,上飛機前倉促傳出,人到上海想着想着心下不踏實人卻淹在一個叠一個的Meeting上,直至陸離提醒的口訊飛到。Sorry啦各位,大衞漢明斯與雲妮莎烈格芙同演安東尼奧尼經典是「Blow-up」(放大)。出錯,在於斷層;知道這部電影從《中國學生周報》或同類七十年代文化刊物,那時年紀小,待至上大學免費Campus電影才真正接觸,印象極輕;入心是烈格芙形象。安東尼奧尼去世,人人歌頌,就是插不了口;不屬於他的年代,未感受過那種Impact,是為斷層。中國真正的開放巨變遲至公元2000年,突爾接軌一切要扮懂,做個沒事人,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在硬件在奢華包裝下表皮是過得去的,來到文化層面這個關口出現斷層,馬失前蹄跳不過去就是過不了去;原創重要不用引證前人或借來背景,一切從這裏從自己開始,文革便很原創,雖然負面,幾乎前無古人大概後繼無人。
前時Versace去世十周年,一份內地頗具份量的報刊為編特輯來電詢問有關Versace一切,結果能夠接收的資料只餘幾個巴仙,你以為自己熟悉,像吃飯飲茶的事情轉個環境原來一片空白。十年前內地的時裝才真正蠕動,Versace事實去於並非最光輝的歲月,他影響最深遠的八、九十年代對一般內地媒體說來當然是一道文化斷層;跟他們說Versace其中一項對時裝歷史的貢獻便是炮製至今仍具強勁影響力的一代Supermodel(超級名模);其中最經典一幕,頂尖中的頂尖Linda、Cindy、Christy與Naomi,手牽手唱着GeorgeMichael歌曲Supermodel出場。他包下她們在米蘭只做他一人的Show,聽聞一場Show價十萬美元。這樣一段歷史,細心將一應西文字逐個字母拼出來以防萬一。稿子出街,還是走樣,名字如非串錯便是失落;或許他們認為不重要,但專業或者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士一看便知不對勁,這便是文化斷層後果一例。
文化斷層的出現十分正常,對發展中國家及其子民尤其普遍,不熟便是不熟,不知便是不知;甚麼叫發展?就是沒有,不足,未完善所以改善向前。只怕扮代表扮熟悉扮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