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天空持續朦朦朧朧,連天文台也預測空氣污染情況持續,政府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卻離奇止升回跌,只有東涌於昨午突然單日轉向,逆市反彈。一份專家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已落後了十多二十年,並達到誤導公眾的地步。
反映街道空氣質素的路邊空氣污染指數前日達到甚高水平,至昨日,本港視野依然模糊,空氣依然混濁。天文台預測,今日仍會天晴酷熱及風勢較弱,預料污染情況仍會持續。
離奇的是,無論一般或路邊監測站反映的空氣污染指數,都回落了。思匯政策研究所昨日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非常落後,相差了16至20年。
該份報告比較了香港與倫敦和洛杉磯,發現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最新修訂年份為1987年,而洛杉磯與倫敦已先後於2003及今年修訂指標。
指標落後誤導市民
比方說,香港環保署會在24小時內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超過每立方米350微克時,才把空氣污染指數列作「甚高」水平,呼籲長期病患者注意。但在倫敦和洛杉磯,二氧化硫分別達致每立方米125及105微克,已相當於香港的「甚高」水平。
由本港空氣專家撰寫的報告嚴詞批評港府:「香港空氣質素指標,訂立的目標過低,對公眾健康構成危險的影響。這些過時的指標依然用於計算空氣污染指數,最終因不能反映香港空氣質素的真實情況而誤導了公眾。」報告續指:「倫敦政府強調當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香港政府卻一直淡化空氣與健康兩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