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指應以普通話教中文

家長指應以普通話教中文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受訪家長對政府推出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措施的整體評分只有53.4分,34.9%受訪家長認為學校應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教中文科,才最有效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
上述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今年6月進行的調查,成功訪問了517名家長。結果顯示,受訪家長對政府推出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措施的整體評分為57.5分;對當局推出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措施的整體評分只有53.4分。
調查又顯示,34.9%受訪家長認為學校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教中文科,是最有效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其次是聘請以普通話為母語的老師,及以小組形式教授普通話,各有近20%。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調查顯示家長對當局近年推出針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措施,滿意程度明顯高於針對普通話的措施。他稱,儘管受訪家長對兩項措施的評分合格,但與家長理想相距仍遠。

老師最反對縮班殺校

另外,教協早前透過網上問卷,成功訪問1,000名教師,要求他們對回歸10年以來政府推行的教育政策評分,結果發現縮班殺校是最多老師反對實施的教育政策,其次是學校自評及外評制度,以及教師語文基準試等。
教協認為,有關政策除了令老師反感外,也打擊教師士氣,加重教師工作量和壓力,反而最被教師認同的小班教學,卻推遲至近期才有望落實。教協要求新任教育局局長及官員,聆聽教師聲音,改善過往政策出現的問題。

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意見調查

方法:學校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教中文科
受訪者比例:34.9%

方法:聘請以普通話為母語的老師教普通話
受訪者比例:19.8%

方法:學校以小組形式教普通話
受訪者比例:19.4%

方法:政府資助學生參加普通話課程或活動
受訪者比例:13.0%

方法:加強培訓本地普通話老師
受訪者比例:9.7%

方法:其他
受訪者比例:1.6%

方法:唔知/難講
受訪者比例:1.6%

資料來源:家長對香港教育制度意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