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昨日突然入稟高院,就教院風波調查報告進行司法覆核。入稟狀指出,調查委員會認為,高級官員直接接觸持相反立場學者,即屬干預學術自由,觀點錯誤,恐影響教育局官員今後制訂政策。據悉,即使教育局勝訴,被裁定干預教院學術自由的前廉政專員羅范椒芬也不能「脫罪」。 記者:倪清江
特首曾蔭權今年初因教院風波越演越烈,宣佈成立「與香港教育學院有關的指控調查委員會」,經35日聆訊後,6月20日發表調查報告。羅范椒芬任教統局(現改稱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時,致電批評教育改革的教院學者鄭燕祥和前教員葉建源,委員會裁定她干預學術自由的指控部份成立。
指委員會觀點錯誤
約3個月前形容教院風波已水落石出的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趁覆核申請期即將屆滿前,宣佈入稟就報告中部份結論進行司法覆核。孫明揚指出,調查委員會認為主理教育事務的高級官員,直接向教育機構持不同或對立觀點的學者表達意見,即使沒有任何威嚇成份,也屬不適當地干預學術自由。此結論既涉及法律觀點及原則上的錯誤,也影響該局日後與各院校就教育政策的規劃及執行的往來。
教育局的入稟狀指出,根據委員會的結論,就算學者的批評毫無根據和無證據支持,高級官員如致電他們都是干預學術自由,站在公眾利益立場,需要法院釐清委員會這錯誤觀點。該局續指,官員直接接觸學者也是言論自由所容許。
羅太不會因此平反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調查委員會認為羅范椒芬「不是代表個人,而是政府」,這觀點在法律上實際不可行;委員會又在不肯定羅太有否作出威脅下,便裁定她干預學術自由,門檻過低。
消息說,當局這次並非為羅太致電學者是否干預學術自由作司法覆核,所以羅太不會因而獲得「平反」,只是為了維護公務員日後工作時不會被捲入干預學術自由風波。
身在澳洲的教院前校長莫禮時昨表示,對政府上訴的決定感驚訝,正向其代表律師了解詳情。特首辦、調查委員會主席楊振權法官及教院昨均不評論。
教院臨時學生會副會長歐健豪批評政府「輸打贏要」:「事實上好多市民已經覺得高官打電話畀學者唔恰當,報告對高官批評已經太輕!」
羅范椒芬致電學者三事例
日期:02年10月30日
事件:羅太致電前教院校長莫禮時要求炒教院學者葉建源及鄭燕祥
日期:02及03年
事件:羅太曾致電葉建源,對其批評教改的文章表達不滿
日期:03年12月
事件:羅太致電予好友兼教院學者莫慕貞,向她表示不滿葉建源及欲用方法炒葉建源
資料來源:教院聆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