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患者苦不堪言,60歲的曾女士病發時,全身關節腫痛僵硬,覺不能睡,飯不能嚥,「唔敢出街,成日喊。我試過自殺,但係擔完張凳去窗邊,關節硬到爬唔到上去,跳樓都跳唔到。」她三個月前接受新式生物製劑與口服藥混合治療,如今「可以同個孫去踩單車」。有醫生引述外國最新研究稱,此種混合治療為目前最有效的療法,但費用比只服口服藥高昂數10倍。 記者:白琳
全港有二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主要介乎35至50歲。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德顯表示,此症屬免疫系統疾病,成因不明。病發初期手腳關節發炎,若錯過首兩年的黃金治療期,關節會陸續破損,繼而變形。有外國研究發現,患者若果有超過30個關節發炎,10年後的存活率只有四成,比乳癌及大腸癌患者的存活率還要低。
破壞關節程度減逾半
歐洲抗風濕病聯盟年會於今年6月,發表口服藥甲氨喋呤(Methotrexate)與新式生物製劑因福利美(Infliximab)的混合治療、涉及500名患者的研究。接受三年混合治療的組別的關節破壞程度,比單一口服藥治療的組別減輕逾半。
結果又顯示,混合治療維持四年後,雖有30.7%患者因副作用或藥物無效而停藥,但另有51%因反應良好而毋須再用生物製劑,其中17%的病徵完全消失,毋須服用生物製劑或口服藥。
未證實療法可「斷尾」
陳德顯解釋,生物製劑針對血液的發炎因子,阻礙關節發炎,與口服藥的混合治療最為有效。不過,約1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徵會自行消退,上述研究只反映混合治療的功效比單一治療顯著,未能證實療法可完全「斷尾」,而且極少數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感染肺結核。
甲氨喋呤及因福利美每月療程的費用分別約200元及5,000元。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譚麗珊向本報表示,同類生物製劑有三種,療效相若,其中兩種被列為醫管局藥物名冊,只屬安全網的因福利美並未獲普遍採用。
她強調,當口服藥無助病情,醫生才會處方生物製劑,「分別在於價錢同埋注射方法,乙型肝炎病人就要更加小心,因為任何療法都會抑制免疫系統。」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徵
‧疲倦
‧發燒
‧貧血
‧關節腫脹、脆弱、痛楚及僵硬
‧肌肉僵硬及軟弱無力
資料來源: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德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