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釋給徒弟聽,倪匡兄所謂的豁達,是怎麼一回事:「豁達,就是徹底地從繁文縟節解放出來。」
「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離開不了這些的呀。」
「所以麻煩就來了,苦惱就來了。他說有事情困擾,不開心解決不了問題。不開心不能改變不開心的事情,不如不去不開心。」
「說得容易,做起來就難呀。」
「立起志來,往這個方向去走,你是年輕人,大把時間讓你去學習,總有一天你會做個開開心心的人。」
「倪匡先生現在真的隨心所欲,欲所欲為嗎?」
「收斂了很多了。在還沒有移民到三藩市之前,他的放縱是驚人的,看到討厭的八婆就上前去咬她們的手臂,撕她們的頭髮。那時候真的把我羨慕死了。」
「但是,那是行不通的呀。」徒弟說。
「那時候他準備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那有什麼行得通行不通?現在回來了,理論又有一點改變,可以學習。」
「改變得再不欲所欲為了?」
「不是。他說:人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難;但是,可以盡量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唔,我有點明白了。」
「所以以後別人爭着搶付錢,你就讓他付好了;朋友死了,你不去葬禮,有心就是,沒什麼大不了;人家結婚,你覺得那頓飯很難吃,不去就是。別為了這些人家認為應該做的事而去做,做了自己不開心,何必呢?但是,孝順父母總是要遵守的,父母的話一定要聽,倪匡兄說,但是不一定要做,老婆講的也是一樣。」【師徒對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