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兒科專科醫生黎樹標涉嫌多次向年幼病人處方類固醇,卻未有解釋藥物的性質、風險及副作用,病人的父親私下從藥劑師口中得悉真相後,曾向黎查問,但黎含糊其詞,遂向醫務委員會投訴;委員會昨日審理有關案件,但聆訊尚未結束。有醫學界人士表示,口服類固醇藥效強,可影響兒童發育。
40多次求診26次處方
病人的父親黃先生供稱,其子體弱,經常因咳嗽、傷風感冒等原因求醫,平均每月一次,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間,其子曾40多次向黎求診,黎26次處方含類固醇的收鼻水藥物「celestamine」,治療其子的上呼吸道感染,黎從未有提及該藥含類固醇,其間黃父一直為兒子詳細紀錄服藥資料。
去年5月,黃父帶同兒子的藥物詢問社區藥房的藥劑師,得悉celestamine含有類固醇,翌日向醫生查問,但醫生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唔能夠當係類固醇嚟嘅。」然後向黃父表示,會為其子提供一個為期五天的類固醇療程,原因是早前其子服用九天抗生素療程後效果不彰。
黃父其後致電藥廠查詢,得悉該藥是強效的類固醇,遂向醫委會投訴。
有藥劑師指,celestamine只可短時間服用,兩歲以上兒童可服,但服用過量會令毛髮增生、影響身高及水腫。醫學界人士指,若長期處方類固醇,必須向病人解釋原因,例如是腎病或嚴重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