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派錢扶貧 窮爸媽督促子女上學獎$390

紐約派錢扶貧 窮爸媽督促子女上學獎$390

單親媽媽尼克斯沒有工作,但只要她照顧好三個兒子就可得不俗的收入。因為在紐約本月推出的派錢扶貧實驗性計劃下,她只要帶一個兒子往檢查身體就可收200美元(1,560港元),帶他看牙醫、督促他勤上學,甚至申請借書證,通通可以收錢,總之做個好家長就有錢收。

「我以為他們瘋了」

「我以為他們瘋了,真的,但瘋得好。」住在南布朗克斯(SouthBronx)貧民區的尼克斯,說她無論怎樣都會盡母親本份,但當然無任歡迎有錢收:「上帝真好,如果我兒子生生性性,一年共可得2,000美元(15,600港元)啊。」
尼克斯口中的瘋狂計劃,叫做「紐約市機會」(OpportunityNYC),是富豪市長彭博(MichaelBloomberg)到墨西哥取經後試行的,目的是鼓勵貧民家長改變生活習慣,搞好下一代身心,打破跨代貧窮的惡性循環。試驗計劃耗資的5,300萬美元(4.1億港元),部份由彭博自掏腰包支付,將由私人捐助試行兩年,若效果理想,會改成動用公帑全面推行。
彭博承認家長本應有錢派沒錢派都應做個好家長,但派錢猶如用稅務優惠鼓勵人買樓,為他們改變行為習慣提供經濟誘因。「這些人怎樣都不肯跟我們的想法去做人,如果唯一方法是給錢,不促使他們照做又有沒有好處?」
但說得理所當然,左派右派都不滿派錢扶貧。左派批評計劃漠視了貧窮的根本問題,如就業機會不足。右派一貫主張自力更生,他們認為根本不應派錢給家長履行他們本應盡的天職。保守派曼哈頓研究所的麥克唐納說,彭博搞錯了概念,稅務優惠是引導人去做自願的經濟交易,帶孩子看醫生和監督孩子做功課,卻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家長的責任。

左右兩派不滿派錢扶貧

尼克斯懶理這些爭論,她只知道自己靠州政府的福利金和糧食券維生,連買廁紙和肥皂都有困難,多了收入對她三個兒子大有幫助。官員估計合資格家庭,一年可得多達5,000美元(39,000港元)獎賞,與福利金收入相若。
英國《泰晤士報》

「紐約機會」扶貧計劃獎金項目

為子女申請圖書證:50美元(390港元)
帶子女年年驗身:200美元(1,560港元)
帶子女半年一次驗牙:100美元(780港元)
子女高中畢業(子女和家長對分獎金):400美元(3,120港元)
見老師討論子女成績(一年可申領兩次):25美元(195港元)
下載和檢討子女測驗成績(一年可申領五次):25美元(195港元)
子女一個月上學出席率達95%:50美元(390港元)
子女在全州考試及格(錢歸學生):600美元(4,680港元)
全職工作一個月:150美元(1,170港元)

資料來源: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