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古蹟處處,景賢里暫逃一劫,但其他已列為歷史建築物的古蹟,由於不受禁止清拆的限制,就沒有那麼幸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環街市及灣仔街市,正面臨清拆厄運。已獲歷史評級的灣仔南固臺及堅尼地道64號,情況與景賢里一樣,業權在私人業主手上,前程未卜。
中環街市地皮值80億
政府日前匆匆刊登憲報,將位於港島司徒拔道45號的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蹟,未來一年將不能進行任何建築工程。原本正進行清拆工程的建築工人,以及推土機等巨型機器,昨日已暫時撤離景賢里,被砸碎的大宅屋頂,則以一張巨大的綠色帆布覆蓋。
其實除了景賢里以外,本港還有不少歷史建築面臨清拆厄運。建於1937年的灣仔街市,屬三級歷史建築物,是本港碩果僅存的德國包浩斯式建築,但10年前被富商劉鑾雄的華人置業收購,最快今年底清拆重建成住宅項目。華人置業執行董事劉鳴煒早前表示,關注到社會上保育聲音,會考慮保留部份特色建築。
建於1939年的第四代中環街市,屬三級歷史建築物,是本港最悠久的大型街市,第一代早於1842年開埠初期已經落成。不過,中環街市的地皮由於估值達80億元,已被政府納入勾地表內,隨時拍賣售出及清拆。
堅尼地道64號建豪宅
灣仔南固臺大宅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落成,估計有90年歷史,屬一級歷史建築,但早於八十年代已被合和實業的胡應湘收購,因為MegaTower發展項目未能去馬,一直丟空,蟲鼠為患。位於半山堅尼地道64號的中式大宅,由中華巴士創辦人顏成坤在約70年前興建,屬三級歷史建築,一直為顏氏家族持有,已獲城規會批准改建為樓高可達120米的豪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