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又創新高,雖然聯儲局會議前後,回吐機會越來越大,不過自己也追入一些落後股份,以防萬一睇錯市,何況漸漸看來,縱有調整,力度未必太勁。
二線股的估值,尚非特別離譜,只要市況維持,便有望向上突破。表面上這些機會贏面極高,但大部份人的死穴,是欠缺耐性及信心,根本不適合冒險。就算筆者也盡量減低二線股的比重,寧願將較多注碼跟炒中移動(941),可以緊貼大市,至少股價會波動,迎合個別客戶快上快落的要求。
每次有客戶贖回,要低位沽出心頭好都感到可惜,最經典一次,是要在0.95元沽富士高(927),最近又要做類似動作。做這份工作有時是對牛彈琴,7倍PE以下,競爭有優勢等等分析都聽不入耳,看的只是股價一時三刻的表現。對部份人而言,全攻型買中資股鬥炒,會是最佳的部署。跟風從來不會有特別優勢可言,刻意求冷不是要別樹一幟,而是這些機會勝算會較高,看中生意的發展,日後股價一定會追上盈利的升幅,趁市場未留意,便要早作部署。關鍵是佔組合的比例,由於市場兩極化嚴重,冷門股佔兩三成,應該已經差不多,短期走勢比以往更悶,長遠爆發力則更勁。
剛剛在飯局中,一位老先生提出了執笠恐懼症,買入歐亞農業及科龍,令他對股票起了戒心。對一般小股民而言,亂買股票風險的確極高,不過精明的基金經理,也有敗在海域等例子,筆者自己也有東強及泰興。
勿被失敗例子困擾
對失敗的唯一回應,是日後在注碼控制及公司分析上要更認真。心態上也要處之泰然,買股票本質上就是買生意,一年中生意失敗的現實例子不計其數,勝負不是想像中簡單,更加不是分析員在冷氣房對着電腦可以盤算,博輸理所當然。只要輸少贏多,贏得夠勁便足夠,不要被以往失敗所困擾。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持有富士高,客戶持有富士高、中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