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核突 - 邁克

相當核突 - 邁克

法官彭偉昌先生,真的如前天《蘋果》報道,在法庭上公然說過「案情相當核突」那一番話嗎?兩個少男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七歲,網上相遇談得投契,翌日見面立即撻着,難得父母開通,任由他們自由發展,兩人於是共賦同居。後來因種種原因分手(唉,大部份戀愛無可避免的收場),其中一方想不開,企圖自殺不遂,警方介入調查,較年長的舊愛侶被控與未成年人肛交。
這樣的不幸,由莎士比亞的妙筆撰寫就是可歌可泣的男男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李安擇日搬上銀幕,便成了有資格先問鼎金獅再指染奧斯卡的《青春斷背山》,鐵石心腸的觀眾就算沒有哭濕三條手帕,總不會不寄以同情。嚴格來講,他們誰也沒有犯罪──「愛情不是罪」不是早喊成了濫調嗎?──只不過父老有各式各樣的恐懼,以保衞秩序之名立了各式各樣的法例,情到濃時跨越雷池,縱使當事人沒有擊鼓鳴寃攔路告狀,程咬金也會興致勃勃跳出來扮演包青天。
在比較通情達理的文明社會,納稅人的血汗錢大概不會浪費在變相的道德審判,情海的波濤歸邱比特料理,時間是治療傷痛最見效的良藥。逼無辜少年經歷一場鞭撻,任由傳媒組成的馬戲團搖旗吶喊,其殘酷和傷害性罄竹難書,主持公道的法官還要動用「核突」這種主觀的負面形容詞,真令人替被告擔憂。據我所知,美國法庭甄選陪審員十分謹慎,候選人經過滴水不漏的盤問,盡量篩走帶歧視目光的阿叔阿嬸。譬如,案件如果與同志有關,口沒遮攔疾呼「啲死基佬吖,核×突」的異見人士,不但肯定第一時間被叮走,還可能節外生枝遭起訴。法官勇於表達歧視,更是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