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歐洲央行官員估計,在最壞的情況下,信貸危機可能造成1.2萬億美元(約9.36萬億港元)損失。華爾街四大證券行齊齊在本周公佈業績,表現或差強人意,而美林更率先發盈利預警。
荷蘭傳媒報道,歐央行理事韋林克上周五出席歐洲財長會議時指出,次級按揭經包裝後,以資產抵押證券形式售予全球投資者,總值1.2萬億美元,佔所有銀行資產負債表的9%,也是今次風暴可能帶來最大的損失,但最終受影響的金融工具可能只佔50%或25%。
四大投行盈利看淡
德意志銀行行政總裁阿克曼說,全球信貸危機尚未告一段落,所有市場參與者須如實披露本身狀況,藉以挽回投資者信心。
華爾街四大行將於本周公佈業績,由於他們的業績報告可為近日金融震盪對經濟的影響帶來一些啓示,因此市場非常關注。打頭炮的將是明天的雷曼兄弟,接着是周三的摩根士丹利,周四則有高盛及貝爾斯登。
雷曼及貝爾斯登五成盈利來自定息按揭市場,受信貸危機打擊應該最大,市場預計雷曼上季每股盈利為1.47美元,較兩個月前的1.81美元為低。而大摩及高盛則因業務多元化,估計盈利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大摩及高盛股價已分別從高位回吐9美元及43美元。
美林率先發盈警
承銷最多債務抵押債券(CDO)的美林上周五率先發佈盈警,指受到次按危機拖累,公司第3季盈利預測須作合理調整,並指槓桿式收購融資日益困難。分析員對美林下月中公佈的業績不樂觀,主要因該公司涉足次按業務的各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