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立地成佛
既然一放下屠刀,就可以成為一尊佛,為甚麼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不可以有變。一說到一個變字,多少總帶着負面的意思。
「你變了」,後面很少接着變得更成熟通透可人溫和等等。除了非黑即白的觀念,例如殺人是錯的,一個人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如果幾十年不變,有幾個可能,一他長情,二他堅定,三他固執,四他封閉,五他僵化,六他不夠長進,七他懶於反省,還有八九十的可能性。
例如環保,那自然是對的,可是十年如一日看環保等於多種樹少用膠袋,以為那是保護美好的環境,不知道原來所謂關於排放對氣候暖化的報告原來有很多科學家提出過質疑,不知道普京曾半開玩說暖化讓俄羅斯省回很多能源,而西伯利亞也大有發展空間,堅冰成水,地下的資源數以幾十億美元計,這樣的嘴臉,你才更易明白在各有算盤下京都協議書形同虛設,到你知道很多環保組織原來背後都是由環保商人支持的時候,又會不會對這事情有了不同的角度?
正如膠袋稅的諮詢,我看過很多論點,都沒有自己的看法,因為我需要時間反思,我由支持,忽然擔心以顧客為先的商家會不會耗用更多紙張。如果我是政黨,由支持變反對,會不會因為對問題有進更深的考量而得到轉舵之惡名?以目前香港的政治非此即彼的「感性」程度,立場是不能改變的。故才有忽然民主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