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只爭朝夕
十天原來已經太長,我的打賭輸了。
陳太由最初表示不感興趣,我覺得一如見步行步一樣,過份珍惜羽毛,參政是一種使命,豈是興趣二字所能並提?故不予看好。這次卻輸得非常高興。陳太用字有時用得不夠好,但這次參選,會否成為共主並不重要,那也只是一個口號而已。最重要的是她放下所謂身段。
肩負着香港良心這個名譽,幾年不合肯提早退休以示不同意董的施政,實現了她所說的遇着有違她理念良心的工作,她會毅然放棄的諾言。但對民眾來說,那是不夠的,核心小組也只是對曾政權優雅地指點。這次,她答應參加泛民的初選機制,需要與惡意攻擊過她的對手以四萬笑容辯論,更遑論要脫下珍珠項鏈以六十七之齡洗樓。對泛民中人來說不在拆爛污中打拼是不算民主鬥士的。關鍵在一個鬥字。
如果我是陳太,民望已賺夠了,何不過一下悠閒的退休生活,如今卻要冒着冷言冷語的攻擊,與不同級數的對手競選,不是犧牲與委屈是甚麼?她終於用她的行動證明忽然支持民主是真心的。當然,這也有着逼上梁山的味道,在這個關頭如果不所謂出山,她的香港良心只會淪為一個不喫人間煙火的虛名,核心小組只是她不甘寂寞的小動作,脫離建制之後忽然民主是要保住民望,這一切一切不懷好意的評論將強加在她身上,所以,為民主做實事,為一生名聲,別無選擇,多得李柱銘,多得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