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卡倫總算做了好事,讓希斯基來一個釜底抽薪重返國家隊,也讓球迷們回味到球場上久違了的那一點默契。
各樣運動項目中,足球堪稱是最有名無實的團隊活動,由個別位置如後防拍檔、到鑽石中場,又或者是高矮前鋒等組合,以至球隊陣式的變化,賽前固然可以分得清清楚楚,落場後如何演繹是另一回事。
有另外的一些項目,就是以合作來吸引大家眼球,雙人跳水如是,懶理二人之中誰是大哥,二人一齊從高而下時,沒有水平高低之分,只有合拍與不合拍,遊戲規則如是,從第一日開始,就是要合作去配合對方。
希斯基犧牲小我
又有一些項目,不但要配合,還要互相遷就,香港乒壇孖寶就是當中例子。乒乓球的雙打尤甚的是,不能側重一個人打晒,細細的一張枱邊,就是要互相遷就、梅花間竹的一人一板,心術稍為獨食的就隨時阻住隊友發達、直接害死自己隊波。
足球場上要11個人才開到波,但近年主流鼓勵個人主義,人工逐個計、贊助是有些有、有些冇、光榮是個人的,咒罵也是個人的,簡單如賽後統計的射手榜是英雄主義,偏偏大公無私的助攻榜卻鮮見有人報道,也難怪球迷們都忘記了球場上本來有一種美德叫合群。
麥卡倫今番重召希斯基精采之處,在於希斯基本身已經無甚奢求,當原本的他是已被放棄一族,難得有機入選,自然明白自己身份不是主角,出場目標是為了球隊非自己,這一種犧牲小我的精神,很不適合現代足球商業環境,卻很適合國家隊。
加利仔上位異類
希斯基表現出色,其一當然在於他與奧雲仔的多年情誼,其二也就是分工清晰,對很多人包括希斯基來說,當我們都沒有打算亦沒有能力做到超人時,最好的還是循規蹈矩,希斯基在國家隊的掩護與二傳的保鑣工作,簡單直接,相比一下在球會韋根的表現,就會發現他攻守失退,形同虛設,有機會射唔入、冇機會更唔得的困境,畢竟是寄望太大了。
不過份高估自己、也不讓其他人高估自己,是踏實之人爭取認同的一大步。希斯基之外,看看加利仔,他那緊守崗位、不輕言起腳,更突出穩健的右後衞的工作,由最初的媽聲到後來的掌聲,加利仔是球場上位的異類。
天生一對固然好,但很少,正如婚姻一樣,最後的勝利,往往都是靠大家肯奉獻小我,完成大我,女士們要選擇另一半,不要揀被成全的奧雲,應當揀那被犧牲的希斯基。
馬啓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