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講述法國傳奇女歌手EdithPiaf的電影《粉紅色的一生》,想起了正沉淪毒海的英國騷靈女王AmyWinehouse,其次是寧願以生命換取舞台的梅艷芳,三者的共通點是靠把口唱歌而得歌后之名,別無其他小動作。何韻詩身為阿梅的弟子,一直覺得她總是擺出戰鬥格,音樂取向似乎為隆重而隆重,《WhatReallyMatters》卻罕有地沉鬱和內斂,正如封面大大小小、深啡色的木箱,感覺很踏實。
《幽默感》的弔詭的音樂佈局,歌詞講到明做人衰到底反而是好事,兩者都頗有新鮮感,不過尾段尤其很難唱,唱得甚吃力,幸無損整體感覺。《好奇心殺死貓》用英文諺語crossover中國風編曲,有beat得來音符東歪西倒,易走音易甩拍子,有一定難度。
黃偉文當年替楊千嬅填《數你》,描述熱戀少女從生活點滴計算將來;今趟的《木紋》再度完全相反,借樹的年輪量度失戀記憶,在歲月磨蝕下,是忘了,也是忘不了,編曲適量地蕩氣迴腸,值得細味。因為《木紋》,終明白為何《WhatReallyMatters》套面在內頁照片都塞滿木箱。
《大紅袍》霸道的電子骨幹加中國戲曲過門,已經非常過癮,上張碟替何韻詩寫《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陳浩峰再發功,「經得起高高低低起起跌跌不要緊」中間八個叠字,替歌曲倍添氣勢,邪氣霸氣集於一身。
最出奇是于逸堯作曲的《天然沖晒》,清新小品帶來一個彷彿全新的何韻詩,只恨她慣了大鑼大鼓,聲線的感染力早已褪色。相反,《月光寶盒》再次硬橋硬馬,激昂的演繹又淹死本來很動人的成長情懷。
2007年香港樂壇悶到嘔,耳膜受罪了九個月,女歌手之中,除了年頭一張remake的新曲加精選外,何韻詩的《WhatReallyMatters》在沒有足夠數量的對手下,算是第二最好聽。
撰文:皇后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