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事恕我又多事了,香港本來有個監管很清楚、很自由的球場,但近日球證再兼職做球員落場比賽,對手及觀眾應怎處理?另一件事恰好相反,監管的闊佬懶理,肚滿腸肥,即使大家回到飛鴿傳書年代也沒關係。
第1件大家明不用說,第2件是指亞洲足協。還記得他們「受盡恩惠」般把澳洲引入亞洲,說成提高水準嗎?
到亞洲盃不想曼聯來訪,但在各大主辦城市的宣傳,簡直像美國大蕭條時代般,網站資訊更回到石器時代。
大家知否奧運亞洲區外圍賽已到最後階段?在推廣上,我感覺不到;在亞洲足協官方網站,根本找不到參賽球隊的球員名單。另外,賽事是有logo,但螢幕見到的全是模糊字幕。真的看不出任何希望搞亞洲好區內足球。
大家可以click一下作比較,美國足總只是一場友誼賽,資訊也應有盡有,連臨場那些票未售罄也不斷更新,身處經濟高速增長地區的大家會覺尷尬嗎?
雖認同各洲體育資金湧向歐洲足球,但如果我們區內能把那個有關機構搬到「空氣清新」的地方努力經營,不相信沒生意做!
何輝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