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辦貼通告前 工人先運走<br>景賢里被拆琉璃瓦已棄置

古蹟辦貼通告前 工人先運走
景賢里被拆琉璃瓦已棄置

【本報訊】政府搶救香港「中國文藝復興」時期大宅景賢里,再來遲一步,古物古蹟辦事處昨早9時15分到景賢里宣示它成為暫定古蹟前,現場工人搶先將拆下來的石屎碎片和琉璃瓦搬走棄置,恐怕已成為堆填區一部份,即使日後作出修復,也會失真。政府仍未能找到新業主,外傳買家有兩人,包括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富豪張松橋,及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

貼公告兩日後會視察內部

昨晨空氣污染嚴重,位於灣仔司徒拔道,滿身「損傷」的景賢里更顯得沙塵滾滾。上午8時半至9時,未見再有工人砸爛幸存的綠色琉璃瓦,不過記者目睹工人清理地上的石屎塊、琉璃瓦碎片和窗花鐵枝,然後由卡車載走棄置,不知去向。
在古蹟諮詢委員會前日通過將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蹟後,政府昨於《憲報》公佈,根據法例景賢里列為暫定古蹟,有效期為12個月,期內禁止進行任何建築或其他工程,或拆卸、移走、阻塞、污損或干擾的工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人員,在數名警員陪同下,於上午約9時15分到景賢里,在外閘向工程負責人送上政府法律文件和講解有關法例後,工人即關上內閘。
古蹟辦人員之後在用膠帶將政府公告掛在外閘上,並留下兩名人員在外監守和拍照。古蹟辦人員會根據法例賦予權力,在公告兩日後再到來,進入建築物內視察。大宅保安負責人則表示,工人由前晚起已停工;之後有貨車到來,逐一將拆卸建築的機器運走,但沒有再運出碎片。

沒有原裝材料修補會失真

拆卸下來的建築物碎片被搶先移走棄置,若景賢里日後獲評為永久的法定古蹟,將難以修復。古蹟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建築系教授林雲峰昨午到現場視察,他指景賢里的碎片被移走,將來要用新的來修補,「冇咗原汁原味,修復會好困難、失真。」
誰人以4.3億元向原業主邱木城購入景賢里,至今仍眾說紛紜。政經界及保育團體盛傳買家是上市公司渝港國際主席張松橋,及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本報昨透過各種方法聯絡張松橋,包括致電其辦公室及到寓所等候,但均未能找到他本人。

大劉助手稱有消息會公佈

劉鑾雄的助手向本報表示,暫時未有任何回應,若有具體消息會向外正式公佈。
來自重慶的張松橋作風低調,旗下有四家本港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60億元,在本港及內地均有龐大的地產業務,故在內地有「重慶李嘉誠」之稱。據了解,政府內部在討論搶救景賢里時,已有人提及新業主是一名來自重慶、但以本港為基地的富商,不過沒有提及其名字,故未知所指是否張松橋。
發展局表示,仍在努力跟新業主取得聯絡,已經透過參與今次景賢里交易的買方律師,嘗試接觸新業主。
如對這則新聞有任何意見,請即登入
http://professionalforum.atnext.com/hall

景賢里古蹟被糟蹋實錄

岑字大花盤
花盤用混凝土製造,被棄置在一堆頹垣敗瓦中,相信是首任業主岑日初家族的產物,由於該物業在77年才易手,估計花盤有逾30年歷史

入口牌匾
牌匾本來有「景賢里」三個金色大字,是次任業主邱木城父親、04年過身的「話梅大王」邱子文在78年所題

新舊琉璃瓦
綠色琉璃瓦本來遍佈大宅內,新舊圖案略有不同,但幾乎被全部敲毀,只留下小部份,見證業主過往修補紀錄

牆上裝飾
被徹底鏟去,不留痕迹,要復原貌似乎不可能

資料來源:綜合昨日現場觀察

古蹟辦人員昨晨九時許派人到景賢里外掛上憲報通告,以示該建築物已列作暫定古蹟,不可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