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閃避球」(Dodgeball),相信不少人即時聯想到《屎波快閃隊》這齣笑爆肚皮的電影。無論閣下視「閃避球」為一項運動抑或發洩工具,難得有一班人免費做活動箭靶,讓你將壓力、悶氣「寄情」在手上的皮球上,用力「掟」出去,那種無壓力一身輕的「快感」非筆墨所能形容。記者:徐嘉華 攝影:陳亮華
今次拍攝場地路德會呂明才中學,3年前開始引入閃避球作為體育課活動,該隊部份學生曾於今年4月到台灣參加一項中學校際比賽,最後得女生組第5名。校內的體育科主任李丹婷說:「閃避球很受學生歡迎,除了易玩外,學生還可以合法『掟人』,在學校封鎖的環境下,是一種有效的發洩方法。」
升中三、身高1米60、體重52公斤的周柍彤坦言,藉閃避球可以發洩情緒、抒解讀書壓力,還可以認識一班志同道合的人。
好易學有滿足感
在深圳讀國際小學時已認識閃避球的周柍彤說:「我小五開始在體育課玩,第一個感覺是好易學,就連3歲小孩都會『掟』,要發洩時可以好大力『掟』出去,很有滿足感。不是玩閃避球,我也不知自己原來可以好大力;而被『掟』那一方又可以練到反應。」
發洩情緒抒解壓力
路德會呂明才中學每周均有1節閃避球課,場地就用籃球場(用膠紙在地下貼上閃避球的界線),每次3個小時(包括練習『掟』波力度、傳波及閃避來球的技術及對打等)。周柍彤認為『掟』波及閃波兩方都好玩。她說:「讀書有一定壓力,無論來自老師的或者父母的,所以每次玩閃避球,就將壓力想像為一個球,然後大大力『掟』出去,感覺是壓力冇晒。」
說到最難忘經歷,周柍彤說4月到台灣比賽時,曾被對手大力「掟」中心口,痛到難以形容,當時情景現在還歷歷在目;但小女生卻期望學校可增加閃避球課堂,最好1星期2至3節。
話你知:05年港設總會
閃避球運動源於英國,隨着歐洲移民新大陸並在1900年左右盛行於美國;1902年,日本留美歸國學者將閃避球引進日本,1913年被日本列學校體育教材。
香港閃避球總會於2005年3月成立,現有中學聯賽(男、女參賽隊伍各約10多隊)及聯會比賽(約20隊參賽隊伍)。
閃避球玩法
人數:小學組12人、中學及公開組9人
比賽時間:每局5分鐘(每局休息時間為2分鐘)
賽制:3局2勝或5局3勝
決勝方式:內場(見圖)剩餘球員人數較多者為勝方(和局時延長2分鐘比賽,率先將對手2人擊出局為勝方;再和則採取突然死亡)
球的大小:圓周約66.5厘米、重370-390克(約$350)
部份重要規例
1〉內場球員被球擊中時,要立即出到外場區。
2〉同隊內場或外場的球員不得互相傳球。
3〉獲得球的球員不得同場傳球,必須自行處理球,即攻擊或傳球。
4〉獲得球權後,5秒內必須離手,同隊傳球不得多於5次。
5〉頭部及臉部攻擊為犯規
練手腳協調、反應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圖)認為,「閃避球」這項運動的特色,是一方射球,另一方避球,對小朋友的手腳協調及反應有極大幫助。
注意事項:
1.必須熱身,減低受傷機會。
2.必須穿上波鞋,以免拗柴。
好處:
1.「掟」波一方可練習眼、手、腳及身體各部肌肉的協調。
2.避波一方可訓練到快速移動身體。
3.訓練團隊精神。
學員:新奇過癮得意
1〉甘詠珊(中四):「好鍾意快的感覺,不停跑來跑去,少點集中力也不行。」
2〉周柍彤(中三):「避到個波那一刻,好有成功感。」
3〉何文琦(中五):「好享受同一班隊友一齊合作去打低對手。」
4〉吳雨君(中二):「這個運動夠新奇,玩法又得意。」
5〉施懿齡(中三):「好玩在閃來閃去。」
6〉水媛媛(中二):「可以合法用個波掟人,好過癮。」
邊度有得學
香港閃避球總會(團體申請)「初級證書課程」
資格:12歲或以上
時間:10小時(每次2-3小時,每班最多20人)
費用:每班$2,500(包教練、助教各1人)
表格下載: http://www.dodgeball.org.hk內的「活動──培訓/活動」
查詢電話:2470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