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每日增產50萬桶,由11月1日起生效,加埋早前非正式地流入市場的90萬桶,油組每日輸出原油實際數量已高達2720萬桶。
部份油組成員國之石油部長在會前還暗示沒有再增產必要,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究竟是受美國壓力,抑或良心發現?
美國能源部長波特曼在會前曾游說油組增產,外界還以為多會徒勞無功,因為部份油組成員如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對美國無啥好感,甚至連阿聯酋、利比亞等也和美國貌合神離,因而估計游說成功的機會不大。可是在沙地的努力斡旋下成功增產,還將枱底的(90萬桶)也擺埋上枱面,實際宣佈增產140萬桶,差不多將去年減產合共170萬桶之數補回。沙地今回認真居功至偉!
沙地一直是美國在中東的最佳盟友,美國經濟正陷水深火熱,次按問題已蔓延,預料第3及第4季GDP增長將大幅滑落。油價若飆升,非核心通脹難望回落,一旦出現「滯脹」(Stagflation),這前景認真堪虞。難道老朋友可以讓英明神武的布殊總統功虧一簣衰收尾,亦不伸出援助之手?
科威特石油部長Mohammadal-Olaim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油組關注消費者感受,為穩定市場及促進經濟增長,故有必要增產。」簡直大義凜然!
奇怪的是,油組增產的消息,並沒有壓低油價,油價反而向上再創新高,難道有「春江鴨」早知美國上周原油、汽油及蒸餾油庫存皆大幅下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