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項目「重新上路」,政府今次將這幅40公頃的市區臨海靚地皮,推銷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文化藝術區」,但當中全部大型核心文化設施,僅佔總樓面面積的36%,其餘全是豪宅、酒店、寫字樓、商場等物業發展。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再次以文化作包裝,提升賣地收益為目的,並擔心掌管190億元公帑的西九管理局,會出現利益輸送。記者:雷子樂、黃偉駿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到立法會交代西九項目最新發展,建議將賣地和發展文化項目分開處理。政府會一筆過注資190億元成立西九管理局,並將區內零售、飲食、娛樂用地撥給管理局,讓該局以自負盈虧方式,發展和營運區內15個表演場地、M+博物館、展覽場地等文化設施及23公頃、相當於1.3個維園的休憩用地。
政府最新的財務估計「大縮水」,成本由上次推算的300億元,大減至192億元。唐英年解釋,由於地標建築M+博物館樓面面積減少三成、區內部份基建由政府負責興建、辦公室面積有所調整,均令成本下降。不過,政府預計西九項目營運赤字為67億元,但零售、飲食、娛樂設施衍生的淨租金收入有75億元,足以作出補貼。
「第日樓價都高啲」
西九項目中發展文化設施和賣地分家,區內最高地積比率訂於1.81倍、樓宇高度限制在50至100米。整個項目的總樓面面積為72,600平方米,但核心文化設施只佔36%;辦公室、住宅分別佔15%和20%,並預計會有兩間酒店,供應千間客房,住宅樓宇將會是花園別墅和分層住宅。政府在文件中更透露,長遠來說,西九有潛力發展為商業中心以外的辦公室樞紐,與文化沒半點關係。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直指政府再次以文化作幌子,包裝附近土地,務求以高價出售,「第日起咗啲樓,咪可以sell附近有23公頃園林、M+博物館,樓價都高啲」。他擔心西九項目會成為數碼港翻版,「話搞文化,最後只淪為地產項目」。社民連成員陳偉業要求政府不要將賣地建住宅的部份也劃入為西九項目,混淆視聽。民建聯蔡素玉認為文化設施的比例不足;民主黨李永達批評區內公共空間太小。立法會西九小組委員會主席梁家傑指出,新建議在文化軟件方面投資不足。西九民間聯席發言人陳清橋質疑西九管理局會否負責推動長遠的文化發展。
測量師指呎價八千
政府會以勾地表制度公開拍賣西九項目的住宅、寫字樓、酒店土地,估計賣地收入只得189億元。不過,測量師蘇振顯以現時市況估計,呎價應可達8,000元,整個項目總價值約270億元。測量師彭兆基表示,如簡單以西九項目現價估算,平均每方呎樓面地價要7,000元以上,即其酒店、寫字樓及住宅的總價值最少約233億元。南豐發展董事蔡宏興表示,公司對地產項目有興趣。恒基地產正研究新諮詢文件內容,暫未有意見。信和置業則指今次諮詢內容「好」,政府將來推出土地拍賣時,公司會參與競投。
政府未來會興建由香港至珠三角的區域快線,終點站選址敲定位於西九地皮,藉以吸引對藝術文化有興趣的內地居民。
名人宣傳西九計劃
政府邀請多位文化及演藝界人士,為西九龍拍宣傳片。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簡介
佔地:40公頃
最高地積比率:1.81
樓宇高度限制:
50至100米
《各設施佔總樓面面積》
核心文化設施:36%
別墅及分層住宅:20%
零售飲食娛樂:16%
辦公室:15%
酒店:8%
其他文娛及共用設施:5%
文化設施場地:15個演藝場地、M+博物館、展覽中心
地標建築:戲曲中心、大劇院、M+博物館
休憩空間:23公頃
建設成本:192億元
預計賣地收入:189億元
融資:賣地歸政府,政府一筆過撥190億元給西九管理局,並透過零售飲食娛樂設施租金補貼文化設施營運赤字
《發展時間表》
2008年成立西九管理局
2014年及2026年第一及二期文化設施啓用
2031年第二期M+博物館啓用
資料來源:西九龍諮委會報告書
西九發展Q&A
問:重新上馬的西九還有天篷嗎?
答:不是規定必須興建的核心項目,未來會否興建由西九管理局決定
問: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如何賣地?
答:按現有勾地機制公開拍賣,但政府只推售住宅、酒店及辦公室用地
問:地產商會插手文化項目嗎?
答:博物館及演藝設施撥歸西九管理局自行營運
問:西九項目幾個地標式建築會採用甚麼設計?
答:稍後進行公開設計比賽決定
問:將來的表演場地及博物館票價為何?
答:介乎100元至350元,視乎節目種類而定
資料來源:政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