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回─煽情片】蕭若元,本地資深全能製作人,曾擔任電視台新聞報道員、編劇、監製,又為網上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創辦人、專欄作家及時事評論員。蕭氏於70年代起活躍於傳媒行業,曾任職麗的電視,製作過無數經典電視劇包括《天蠶變》、《天龍訣》和《大地恩情》等,亦曾編劇及監製《省港旗兵》、《靚妹仔》和《法內情》等電影系列。
煽情片的大原則是「可惜」,但怎樣為之可惜?那是看着一個人逐步步向死亡,不是他幸福結婚,然後一出街仆低被車撞死,你只會覺得他戇居,不會覺得他慘,慘的是你看着他快要死,但仍不停掙扎,想逃過死亡的命運,卻偏偏逃不了。
唉聲等死睇到𤷪
舉例,寫一個人患絕症死,爾冬陞就撞到新火花。《新不了情》中袁詠儀的癌症病人,她是樂觀的,你看着她快死,但她努力掙扎,很有生命力,這才慘,日日攤在床上唉聲嘆氣等死的主角,只會令觀眾睇到𤷪。
有兩幕煽情場面,我個人認為相當經典,一個是麗的電視劇《天龍訣》大結局。白彪演明朝開國功臣後人徐廷封,要扶持社稷,為由萬梓良飾演的正德出生入死,甚至拋棄由余安安扮演的情人傅和君,但到頭來正德王居然誘他飲毒酒,白彪運功迫出劇毒後,用輕功趕上崑崙山見余安安,但原來他劇毒未清,急走只會令劇毒運行全身。
跪在雪地上的余安安正要求出家為尼,她見白彪出現,馬上拋開紙傘,緊抱他,說要跟他忘記以往,做對平凡夫妻,她一邊訴說,一邊緊抱他,憧憬未來。她身旁紙傘在風中吹,燈籠在雪上燒。
聖誕播悲劇凄凉
他們互相擁抱,看不見彼此容貌。白彪無言,原來他已七孔流血,生命已一點、一點的消失……
播出大結局那夜是聖誕節,翌天我接到很多人來電,說睇到喊,標晒眼淚,真是凄凉。
另一個我想出來的煽情戲是《法內情》,當時這部戲每次播完,戲院一亮燈,全場人都在哭。片中劉德華是個律師,葉德嫻是他的母親,是個被毀了容的老妓女,她殺了人,而且殺了一個警察,當時香港仍有死刑,那怎辦?劉德華要打一場不可以輸、但一定會輸的官司。
是那幕戲令全場觀眾標眼淚呢?是說葉德嫻捱得很辛苦,偷偷供兒子做大律師,一個賤警察知道這個秘密後,不停勒索她,她被迫害錯手殺了那個惡警。劉德華面對母親的官司,最後他沒有任何辦法,更被篤穿他為救阿媽教證人做假證供,劇情到這裏,觀眾都知道大鑊!
脫律師袍求法官
葉德嫻這個女人一世沒運,她的確有殺人,但她是被迫的,為母辯護的劉德華,在庭上含淚說:「係個差佬迫到佢走投無路,佢殺咗差佬,係驚佢影響個仔嘅前途,佢可以咁樣為個仔,佢個仔又點可以為咗珍惜自己嘅前途同名譽,而唔理佢阿媽?係唔可以!我知道呢啲係真,因為,佢個仔就係我!」接着他脫假髮、卸長袍,說:「如果可以救番佢,我懇求法官大人,我係肯用自己條命交換,至於做唔做律師,對於我,根本唔重要!」嘩,全場觀眾馬上哭!
現在觀眾進步了,你好朋友中槍,在你懷中死去,這不會煽情,是要將情緒掌握得恰到好處,有環境反差才夠慘。一個患絕症的人,幾時死才夠慘?就是他有希望醫好的一刻,那知噗一聲瓜了;明知他就死就死,果然死了,你就不會覺得他慘。
好了,今次是《元憶錄》最後一回,滾滾長江東逝水,回想從前香港通俗文化稱霸全球,是自由競爭氣氛。這幾年來,我們逐漸失去電影和電視劇霸權,大家想想近年創辦的台灣《蘋果日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都打贏所有台灣報紙,可見香港人的厲害之處,正是從激烈競爭中走出來。
行政主導失人才
故此,香港娛樂圈倒退的致命傷,翻版並非主要原因,真正致命傷是沒有人才,以前人才由電視台培訓出來,自從無綫壟斷後,人才被扼殺,亞視又不爭氣,強弱懸殊。官僚統治下,往時創作人員大晒,現在是行政人員大晒,陳志雲的專長是甚麼?我不知道;樂易玲也不懂創作。這樣下去,娛樂圈自然死,然後香港人返內地拍戲,但內地又有意識形態管制,很多東西不能拍,於是戲就不好看。
和內地合作拍戲,是激死你為止,內地審批電視劇後送來的評語,我看後當堂笑出來。你說我這樣寫,在意識形態上不對,我接受,但評語是「這場戲的男女主角是不是可以浪漫一點?」喂!你教我寫劇本?點浪漫呀?咁你寫啦!你只是負責審查咋,真被吹脹,所以近年內地電視劇的質素才會漸走下坡。口述:蕭若元 筆錄:朱倬誼
《法內情》催淚場面
葉德嫻為保護律師兒子劉德華而誤殺警察,連上庭也不透露跟華仔的母子關係,最後華仔為救母親脫下律師袍,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