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屑之言 - 鍾偉民

瑣屑之言 - 鍾偉民

小朋友,不少愛做藝員,或者小說家;小說寫不好,但寫得快,一般稱為才子;做了才子,再做藝員,就容易了。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小說」是什麼?或者,什麼是「小說」?
好多人嘗試去下定義。
「定義」,一般容易背誦;學子記住了,就可以去應試;但不幸的是:定義,像難民,你接收了三兩個,養在家裏,就算甲定義浮腫,乙定義蹩腳,丙定義有點神經病,初時,你一律當成骨肉,即使話不投機,也視為當然;無奈某一天,推窗外望,卻發現又來了一船,定義們,個個皮黃骨瘦,殘缺不全,全等着你去認領,你會不會有點着惱?有點茫然?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當時的「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解為:「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
羅浮居士《蜃樓志序》:「小說者何?別乎大言言之也。一言乎『小』,則凡天經地義,治國化民,與乎漢儒之羽翼經傳,宋儒之正誠心意,慨勿講焉。一言乎『說』,則凡遷、固之瑰瑋博麗,子雲、相如之異曲同工,與夫豔富、辨裁、清婉之殊科,宗經、原道、辨騷之異制,概勿道焉。」
「瑣屑之言」、「淺識小道」、「遠離大達」,正是小說的本來涵義;總之,要治國化民,正誠心意,還是不要讀這種「非道術所在」的賤東西。《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歸入《諸子略》,同時認為:「諸子十家,可觀者九家而已。」小說家,不在「可觀」之列。這種「出於稗官」的消閒讀物,千百年來,備受求「大達」者的歧視。
小說,什麼時候開始,不必藏頭露尾,能堂堂正正示人?
《「小說」是什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