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疑患癌<br>過勞損害腸胃機能 前日吊鹽水昨入院

安倍疑患癌
過勞損害腸胃機能 前日吊鹽水昨入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天(周三)突然宣佈辭職,他自己說是為了國家和國人好,但真正原因,外界揣測四起,指他健康有問題和為了逃避即將曝光的逃稅醜聞,結果健康問題率先引爆。他昨天因腸胃不適入院檢查,醫生要他留醫,儘管院方指他是疲勞過度和精神壓力太大,以致影響了腸胃機能,但自民黨消息人士說,他曾做過腸手術,可能患了癌症。

安倍在前天記者會宣佈辭職時,說自己失去了黨內外的政治凝聚力,所以他下台最好。他突然辭職,內閣官房長官與謝野馨說,與他的健康有關,但以私隱為理由,沒有透露詳情。至昨天,日本隨即戲劇性傳出他入醫院的消息。
消息人士前天曾透露,安倍上月底結束印尼、印度和馬來西亞三國訪問返國後,一直腸胃不適,近日更沒有胃口,只能吃稀粥,而且隔天就要吊鹽水一次,讓醫生到首相官邸出診。

「醫生認為首相已疲勞到頂點」

當地傳媒就報道,安倍在宣佈辭職記者會後,隨即在首相官邸吊鹽水,原定昨午出席自民黨兩院議員會議,但早上已送到慶應大學附屬醫院看醫生,醫生要他留院三、四天觀察。
與謝野馨說,「醫生認為首相已疲勞到頂點」,需要住院詳細檢查,但病情未嚴重至要委任署理首相,所以首相入院期間政務,將由他暫代看守。安倍將留任至自民黨選出新黨總裁兼首相為止。

一個月前開始肚痛食欲不振

至昨午,安倍的主診醫生、慶應內科部長日比紀文,出來交代他的病情,說他身體非常虛弱,但檢查並未發現腸胃有任何異狀,但出現「機能性腸胃障礙」,應是由身體疲勞和心理壓力引起。他又指出,安倍約一個月前開始有肚痛和食欲不振等症狀,體重下降了5公斤(11磅),幾周前又患上病毒性急性腸炎,令他身體更虛弱,機能性腸胃障礙更嚴重;他睡得不好,又需要處方安眠藥。
不過,政界傳出他可能患癌。英國《泰晤士報》引述執政聯盟一名國會議員說,安倍曾做過手術醫治腸問題,可能是癌症,「我們已預料安倍遲早會辭職,但當他聲言要做下去,就以為沒那麼快」,他現在倉卒辭職,「有人猜測是因為他的健康問題復發」。安倍的前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1991年因胰臟癌病逝。
身體出問題,更有人猜測安倍在重病和逃稅醜聞將爆的雙重打擊下,精神已經崩潰,寧願主動辭職。《週刊現代》預告將在周六出版的新一期,揭發安倍將父親25億日圓(1.7億港元)遺產,捐給支持自己的政治組織,涉嫌漏報遺產稅3億日圓(2,000萬港元)。日本時事通訊社昨報道,首相辦公室指有關說法「完全錯誤」,並向雜誌社發出警告信。
美聯社/中央社/英國《泰晤士報》

安倍健康逐格睇

惡化:安倍上周到澳洲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峯會(圖)後腸胃問題惡化,回國後每天都要私人醫生檢查身體。 美聯社

壓力:據醫生指,疲勞和壓力影響了安倍的腸胃機能。圖為安倍上月底率改組後的內閣成員覲見日皇。 法新社

變差:官員指安倍上月訪問印度等亞洲三國後,腸胃一直不好。 法新社

話你知 腸癌初期病徵不明顯

安倍傳患腸癌,他父親安倍晉太郎則死於胰臟癌。本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指出,「胰臟癌和腸癌幾乎沒有互相遺傳關係」,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即父親體內存在腸瘜肉綜合症的病變因子,遺傳給了兒子,因此兩代人腸道都會長出大量瘜肉,若父親又患有胰管癌,兒子就有5%以下的風險,患上腸癌。腸癌初期病徵不明顯,到出現大便出血和腹痛等病症時,已屬於中後期癌病,治癒機會較低。但若能在癌細胞未擴散至腸臟外的淋巴,治癒率高達90%,所以醫生建議50歲或以上的人士應定期檢查。

話你知 壓力和過勞亦可致癌

安倍的主診醫生說他疲勞過度和精神壓力大。本港家庭科醫生關嘉美表示,壓力和過勞會令身體虛弱,增加患病機會,小則是傷風感冒,但大病如高血壓、癌症等也有可能。
她解釋:「壓力和過勞的人都會睡眠不足,或睡得不好,食不下嚥,就像未充足電,精力和體力下降,減低白血細胞的防衞能力。人體內不時會有細胞突變,假如有白血細胞替我們清理,就沒有問題,否則可能會演變成癌症。」其實,在高壓力的日本,不乏過勞死的個案,去年就有330人過勞死。
本報記者

安倍晉三入院的消息傳出後,大批記者趕到醫院採訪。 互聯網

警員在安倍晉三入住的慶應大學附屬醫院外守衞。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