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之父」<br>威力相當於核彈 俄展示超強軍力

「炸彈之父」
威力相當於核彈 俄展示超強軍力

蘇聯1991年分崩離析,新生俄羅斯羽翼未豐,經濟只是一個爛攤子,不要再說甚麼不穿褲子只要核子了,結果世界只剩下美國一個超級強國。然而,經過10多年的積弱,俄羅斯已變成金磚四國之一,富了就要強,強勢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勢要重拾昔日國際地位。不論是日前展示的「炸彈之父」,或無意曝光的「20120計劃」最新潛艇計劃,都在顯示俄羅斯已經急起直追,要重新奠定軍事超強的地位。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前天(周二)播出令人震懾的畫面,一架圖160轟炸機劃破長空,投下一枚炸彈,炸彈隨即引爆,燃起巨大火球,半徑300米內盡成灰燼。俄軍宣稱,軍方成功測試這種史上威力最強的真空彈,威力可媲美核彈,能瞬間殺死所有敵人。
俄軍沒有透露真空彈的名字,但國營電視台第一頻道形容這是「炸彈之父」,威力比美國引以為傲的超級炸彈「炸彈之母」還要強三倍。從真空彈的名字和威力來看,都是衝着美國而來。

納米製勁「炸彈之母」三倍

報道沒有透露武器的正式名稱和試驗時間,只透露了它是用納米技術和一些從沒公開過的秘密炸藥製造。GlobalSecurity.org網站主任派克(JohnPike)表示:「這類炸彈應該屬於用熱力和壓力殺人的溫壓彈(thermobaricbomb),俄羅斯在這領域上是開拓者,今次顯示的炸彈,相信是軍事史上最大型、可投放的炸彈之一。」溫壓彈曾用於越戰,當時美軍稱它為「雛菊剪刀」(daisyclipper),因為它可燒光大範圍的樹林,令越共游擊隊無所遁形。
電視畫面顯示,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升空後,從高空投擲「炸彈之父」。綁上降傘的「炸彈之父」緩緩降落,向着目標飛去,之後發生猛烈爆炸,爆出一個烈燄衝天的巨大火球。
畫面一轉,只見一幕幕戰後餘生的蒼凉畫面。測試場地面上出現一個個洞穴,似足月球表面的隕石坑;一棟10米高的四層建築物像骨牌般塌下,變成一堆瓦礫;即使保護能力強大的裝甲車也被炸扁,成為一堆廢鐵。
首次爆炸時,將空氣中氧氣引爆炸彈,釋出一股碳氫化合物的煙霧,然後在幾分一秒內再度爆炸,形成一片火海,同時釋出極高熱和超音速衝擊波,令爆炸範圍大幅擴散。爆炸後產生的局部真空狀態,能夠讓周遭所有生物全部蒸發。

爆炸半徑300米沒輻射

美國曾表示,「炸彈之母」可以一次過摧毀六棟建築物,但俄羅斯稱「炸彈之父」的爆炸威力是「炸彈之母」的四倍。「炸彈之母」爆炸威力等於11噸黃色炸藥,而「炸彈之父」的當量相當於44噸黃色炸藥。「炸彈之父」爆炸半徑更達到300米,爆炸中心溫度為1,076℃,比「炸彈之母」高一倍。「炸彈之父」重量較輕,烈性炸藥重7,000公斤,「炸彈之母」烈性炸藥重9,545公斤。
俄羅斯陸軍參謀長魯希金(AlexanderRukshin)將軍表示,跟核彈相比,「炸彈之父」不會釋出核輻射,污染環境,而威力跟小型核武相若。他又表示,開發「炸彈之父」可增加對抗國際恐怖主義的實力。
美國家安全委員會對俄羅斯成功研製史上最強的常規炸彈表示關注,指俄羅斯沒必要發展這麼厲害的常規武器。但魯希金強調,新炸彈成本低,威力大,又不違反國際條約,肯定不會觸發新軍備競賽。
俄羅斯國防研究所主任巴特高(YuryBatylko)也表示:「由於它威力強,所以可以減低準確度要求,造價也相對便宜。」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炸彈之父」投擲過程

1)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

2)「炸彈之父」在降傘的輔助下,向目標徐徐落下。

3)「炸彈之父」體形相當龐大,但威力亦非常強大。

4)當「炸彈之父」靠近目標時進行第一次引爆,釋出爆炸性煙霧。
‧釋放的衝擊波,破壞力跟核爆威力相若
‧當量相當於44噸黃色炸藥,比美國的「炸彈之母」勁三倍
‧方圓6.4公里的人,都會聽到震耳欲聾的爆炸巨響

5)之後再作第二次爆炸,炸出一片大火海,場面非常壯觀。

「炸彈之父」爆炸過程

1)圖160轟炸機用降傘將真空彈投下,炸彈到達離地面某個高度,就會自行辨識攻擊目標

2)第一次爆炸是在攻擊目標周圍引爆,釋放爆炸性煙霧

3)第二次爆炸是將爆炸性煙霧引爆,造成一片火海,產生的高溫和衝擊波,比常規炸彈大
路透社

專家之言:「炸彈之父」難對付大國

俄羅斯成功試射的「炸彈之父」,爆炸威力遠勝同類型美國的「炸彈之母」,但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表示,「炸彈之父」雖未致於大而無當,但難以對付美國或中國,相信針對目標是恐怖分子或周邊小國,以為總統普京立聲威。

針對恐怖分子或小國

黃東說,「炸彈之父」屬於溫壓彈(thermobaricbomb),利用高溫和真空殺人,美軍在阿富汗或伊拉克戰爭中曾經使用,但始終沒出動「炸彈之母」,只因它體積過重,功能未必如想像中有效,可想而知,「炸彈之父」也有同樣弱點。
此外,「炸彈之父」要經由轟炸機運載,然後綁起跳傘中投放,過程緩慢,對手可以一早將它擊落,甚至轟炸機能否安全到達目的地也成疑問,因此使用「炸彈之父」的先決條件,就是「擁有壓倒性空中優勢,令對手無還手之力」,對付軍事大國,這點很有難度。
難以拿來對付軍事大國,黃東說,「炸彈之父」的目標應是恐怖分子或俄羅斯周邊小國。「炸彈之父」產生的高壓,可深入地底五米處,可殺死隱藏敵人。但要對付防守力強橫的航空母艦,不能派上用場。」
本報記者 李登鋒

「炸彈之父」

炸藥份量:7,000公斤烈性炸藥,用納米技術和一種秘密炸藥製成
威力:相當於44噸黃色炸藥
爆炸半徑:300米
爆炸溫度:1,076℃
投擲方法:用圖160轟炸機投擲,由降傘將炸彈帶到空襲目標
破壞力:可令爆炸點的生物全部蒸發,可一次過炸毀11幢建築物,不會釋出核輻射污染環境

「炸彈之母」

炸藥份量:9,545公斤烈性炸藥
威力:相當於11噸黃色炸藥
爆炸半徑:150米
爆炸溫度:538℃
投擲方法:用C130運輸機投擲後,以衞星導航擊中目標
破壞力:可令爆炸點的人畜死亡,可一次炸毀6幢建築物,不會釋出核輻射

美軍2003年在佛州測試「炸彈之母」,爆出巨大蘑菇雲。

廣島原子彈

炸藥份量:60公斤鈾
威力:相當於13,000噸黃色炸藥
爆炸半徑:1,360米
爆炸溫度:3,000℃至4,000℃
投擲方法:用B29轟炸機投擲
破壞力:在爆炸點中心960米內的生物被燒得無法辨認,98%人被殺死,原爆2,720米內只有部份加固混凝土建築物才能倖存,並釋出大量核輻射,污染環境
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美國1945年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令天空泛現大蘑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