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駟」,是拉車的四匹馬,也喻人才。中國人喜歡以馬作喻;伯樂賞識的千里馬、走不快的駑(「駑馬戀棧豆」是貪戀小小祿位名聲之劣馬庸人)、識途老馬、黑馬、fit馬、跛腳馬……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同人一樣,分資質、體格、實力、等級。相異的,馬比較忠勇護主,看風駛𢃇背叛暗算的指數低於人。
上等人才是上駟。史記云:「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這是一種策略。
非常明顯的社會現象,是少量的上駟,大量的下駟。中駟偏弱,比上大大不足,比下小小有餘,揀不落手。玩個虛擬遊戲,甲方的上中下駟,如何應付乙方的上中下駟?
乙方無上駟,只出中駟,甲方以下駟對之,下駟固然蠢蠢欲動積極備戰,但只屬自我感覺良好,上陣唔夠班。以中駟對之亦無勝算。出到上駟,形勢大好銳不可當──卻已是底牌,無後備,無後繼,怕節外生枝。以己之上對彼之中是「抬舉」,他還不往臉上貼金?
一旦乙方怕了你的上駟,派隻下駟來,就有點侮辱了。贏不了,索性虛應一下交差了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