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型研究發現<br>食避孕丸減子宮癌風險

英國大型研究發現
食避孕丸減子宮癌風險

【本報訊】現時全球數以百萬女性有服食避孕丸的習慣,英國蘇格蘭的專家進行了一項大型的服食避孕丸研究,發現服食避孕丸的女性,可減少患上子宮及卵巢癌等婦科癌症的風險,最高達29%,效用長達15年;不過,若服食避孕丸超過8年,反而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達22%。 記者:陳沛冰

該項由蘇格蘭鴨巴甸大學(UniversityofAberdeen)學者進行的研究,剛在《英國醫學雜誌》發表。研究人員自1968年召募4.6萬名女士,她們平均29歲,全部已婚或有穩定的男朋友,當中一半人有服食避孕丸的習慣,平均服食3年半,另一半沒有。

效用可以長達15年

研究人員追訪這批女士的情況,長達36年之久。專家分兩次收集她們是否患有癌症的數據,第一次向女士的家庭醫生收集資料,發現服食避孕丸的女士,患癌的機率少3%。第二次則向全國癌症統計中心收集資料,數據顯示服食避孕丸的女士,患癌的機率減少12%,包括腸癌、直腸癌、子宮癌及卵巢癌;其中女性專有癌症如卵巢癌的機率,減幅更高達29%。
研究又發現,服食避孕丸的防癌效用可長達15年,當女性年屆50至60歲的患癌症高峯期時,效用發揮最大。不過,研究顯示,四分之一服食避孕丸超過8年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增加22%。以往有研究顯示,女性服食避孕丸期間及之後5年,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但今次的研究,並沒有這項發現。
參與研究的鴨巴甸大學教授Hannaford表示,不會因為研究結果,而建議女士服食避孕丸來減低患癌的風險,「這樣太簡單化了。」否則就像5至10年前醫學界認為停經女士,可使用荷爾蒙補充劑來減低患心臟病的機率那樣,因為現時醫學界知道這建議是錯的。

與影響荷爾蒙有關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總監崔俊明表示,現時醫學界未知服食避孕丸為何可以減少患癌,只相信與影響女性荷爾蒙有關。以往有研究發現,長期服食避孕丸,會增加患乳癌的機率,也會增加心血管栓塞及中風的風險,因此必須作進一步研究,衡量服食避孕丸的好處及壞處。
崔俊明指,患癌症有不同原因,包括遺傳及飲食習慣等,暫時不能一概而論指藉着服食避孕丸可減低患癌的風險。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總監崔俊明表示暫不能藉着服食避孕丸,減低患癌的風險。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