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宣佈參選:<br>「公務員要學習民主之道,民主派要學習良好管治之道。」陳太有承擔

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宣佈參選:
「公務員要學習民主之道,民主派要學習良好管治之道。」陳太有承擔

【本報訊】「服務過香港市民39年,我對香港市民有一份關懷同承擔。」從高高在上的政治溫室走入民間,經歷過街頭大遊行的洗禮,曾經穩坐特區建制第二把交椅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這天踏出從政以來最瀟灑的一步:「各位早晨,今日我向各位宣佈,我有意競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即將摺起衣衫落街市拉票,滴着汗洗樓探問街坊疾苦的陳太被指「忽然民主」,她這樣回應:「公務員要學習民主之道,民主派也要學習良好管治之道。」記者:蔡元貴、莫劍弦

「對我來講,今日係一個關鍵時刻,讓我能夠見證一吓,我自己一向堅守嘅信念,究竟能唔能夠經得起考驗。」陳太說的信念,是促進香港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雙普選:「呢次補選提供咗一個契機,讓我能夠明白到,如果我係有幸通過直選,當選為立法會議員,為香港市民服務爭取達成普選目標,為佢哋維護法治精神,同埋理想嘅工作條件,我相信係會事半功倍。」

「推動普選係要身體力行」

一人一票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將於今年12月2日進行,填補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的空缺。陳太尚未公佈她的參選政綱,但很明顯,推動民主是優先考慮:「我好希望同特區政府能夠建立一個建設性夥伴關係,更加希望能夠同中央建立一個有效嘅溝通渠道。」她說,在政改方面,香港人要得到中央政府的信任、理解,最重要是打開溝通之門,普選方能早日實現。
67歲的陳太說:「服務過香港市民39年,我對香港市民有一份關懷同承擔。作為一個香港居民,香港係我嘅家,我哋大家都希望保留到我哋嘅生活方式。所以每個香港市民都有個責任,對某啲事有睇法,都應該企出嚟講出心中嘅說話。」
政敵多次以「忽然民主」批評陳太近年支持普選的言行,指她在任高官期間鮮談民主,退休後才變身民主鬥士。陳太有備而來,有記者要求她回應指摘時,她隨即微笑着說:「公務員係要學習民主之道,而民主派嘅人就要學習良好管治之道。」
外界早前抨擊陳太參選的態度曖昧,陳太否認選舉成敗是她猶豫的因素:「我最近收到一位學長嘅信,佢勸我應該放下身段,唔好珍惜羽毛,繼續為香港市民服務。佢加一句話:『陳太,其實你都仲好健康,仲好年輕,點解你唔繼續為香港市民做啲事,推動民主普選呢?』的確推動普選係要身體力行嘅,自己個人考慮並不重要。」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表示,十分欣賞陳太的決定,認為她身體力行,推動民主。他指出,陳太參選有助提升她在政治舞台的影響力,若成功當選,可以在議會內監察政府,泛民主派將會積極動員助選。他並透露,兩個星期之前他開始游說陳太參選,當時感到陳太參選的機會不大,直至最近有各方人士出馬,一齊游說,終於打動陳太參選。
陳太參選記者會選擇在小童群益會,是她去年宣佈參加7.1大遊行的同一場地。陳太解釋,這裏夠便宜。根據選舉法例,一旦宣佈參選,一切相關活動的開支就要納入選舉經費。所以這天陳太沒有挑選寬敞舒適的酒店functionroom,連助理也未有,只有女兒陳慧玲跟出跟入,順便挽手晒晒家庭溫暖。

女兒支持參選:覺得好驕傲

近兩年都有陪同媽媽參加7.1遊行的陳慧玲表示,家人全力支持媽媽參選,又稱不擔心媽媽的健康,認為她有驚人的魄力。她表示,明白媽媽知道甚麼時候做適當的事,認為媽媽是次參選,是由於對香港有承擔,希望市民明白媽媽的誠意和能力,「媽媽今次有咁嘅想法,我覺得好驕傲!」陳家上下也一致支持陳太參選。
陳太已通知特首曾蔭權有關參選決定。特首辦稱,已收到陳太知會。
如對這則新聞有任何意見,請即登入 http://professionalforum.atnext.com/hall

陳方安生小檔案

出生日期:17/01/1940
出生地點:上海
家庭背景:
‧祖父方振武為國民黨抗日名將,父親方心誥是紡織商人,母親方召麐是國畫大師,叔父是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
‧陳太在家中排行第二,長兄是方曼生律師,弟弟是骨科醫生方津生
‧1963年與陳棣榮結婚,育有一子一女

大事記

1948年:舉家到香港定居
1957年:畢業於嘉諾撒聖心書院
1962年:畢業於港大英文系,隨即加入政府當政務主任
1984年:擢升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成為港府歷來首位女署長
1987年:升任經濟司,為首位女性華人司級官員
1993年: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
1997年:出任特區首位政務司司長
2001年:4月30日提早退休,結束逾38年公僕生涯
2005年:首次上街參加12.4爭取民主遊行
2006年:首次參加7.1遊行,年底宣佈不參選特首,但成立政改核心小組推動普選
2007年6月:發表政改建議
2007年7月:再次參加7.1遊行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