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平均有5,000名心臟病患者接受「通波仔」(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手術,醫生利用球囊將支架輸送到血管病變位置,然後擴張球囊以撐開支架,再回收球囊,讓支架支撐已擴張的血管。心臟科專科醫生梁偉宣指,三成高風險病人,若使用傳統的支架輸送技術,可能撕裂血管,因此在一周前引入新技術,導管設計更幼細及靈活,更容易到達血管內腔的病變位置,可減低手術風險,並降低病患者於手術過程中接收的輻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