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新惡菌悄悄蔓延<br>養和醫院發現感染個案倍增

奪命新惡菌悄悄蔓延
養和醫院發現感染個案倍增

【本報訊】繼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後,另一種抗藥惡菌正悄悄冒起。養和醫院的病人普查顯示,去年一種常見單胞菌的抗藥性感染個案比前年上升逾倍,主治此菌的抗生素逐漸失效,與醫生濫用特效抗生素有關。有微生物學家警告,感染個案嚴重可出現細菌入血致死,擔心這種抗藥性惡菌會蔓延到公立醫院。 記者:白琳

該菌名為嗜麥芽寡養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感染者的病徵與肺炎相似,包括發燒及血壓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指,若細菌入血就極難診治;不過,此菌殺傷力低,每年只有零星死亡個案。

「雙手清潔好緊要」

參與普查的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及分子病理主任馬紹鈞表示,該院05年共有35宗個案感染此抗藥性惡菌,即每1,000名住院人次,就有1.4宗;06年個案則飆升至81宗,比前年上升1.3倍,即每1,000名住院人次有2.5宗。所有個案屬院內感染,八成個案在入住48小時後就惹到惡菌。
上述個案對多種抗生素呈抗藥性,尤其是主治此菌的磺胺類複方(Cotrimoxazole)。普查結果顯示,前年有11.8%個案對此藥出現抗藥性,去年比率增至19%,即失效個案越來越多。
馬紹鈞說,近九成個案屬長期病患及曾接受多種抗生素治療,尤其是「培南」類的超級廣譜抗生素,「呢隻抗藥性惡菌越嚟越普遍,原因係醫生用得多呢啲bigguns(特效抗生素),其實唔需要咁重手。」
他認為要預防抗藥惡菌擴散,醫院應做好接觸性預防,「聽筒都要消毒,雙手清潔好緊要,要畀醫護好方便咁攞到酒精消毒。」
何栢良則說,此菌感染個案主要為氣管疾病、長期接駁呼吸器及癌症患者,尤其是血癌、淋巴癌及化療後的病人。他指上述抗藥性普查結果令人憂慮,「如果入咗血都幾難醫,首選本來係用磺胺類複方,𠵱家連呢個複方都逐漸失效嘅情況令人擔心。」

醫生應慎用抗生素

現時公立醫院病人感染此惡菌的個案不算太多,但他擔心會蔓延至公立醫院,「同時去公私營醫院嘅病人越來越多,可以互相傳染。」醫學界另外還要面對假單胞菌及無動力桿菌等惡菌蔓延。何栢良建議,醫生應慎用抗生素,若病人病情輕微,就毋須用培南類抗生素。有醫生在病人手術前處方這類抗生素預防感染,「根本唔需要,抗生素唔一定好,要針對性治療,份量唔好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