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測從來是一項「高風險」的遊戲,即使非常有經驗的分析員或經濟學者都不容易掌握瞬息萬變的經濟狀況,更不要說能準確預測經濟何時陷入衰退,何時見底回升。專門研究金融風暴的著名經濟學者NourielRoubini早在去年下半年就信誓旦旦的說美國經濟會在今年第一季大幅放緩甚至陷入衰退,並將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因為美國樓市已開始「爆煲」。
Roubini的預測並沒有實現,美國經濟依然保持增長,樓市持續疲弱也一直沒有波及其他經濟環節,有的人已開始批評Roubini是故作驚人之言。但從近一個月的市場情況及最新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正在急速逆轉,隨時有步入衰退的危機,Roubini也許只是把警告說的稍早了一點。
上周五美國公佈的就業數據的確讓人怵目驚心。分析員原先估計美國在八月份將會增加十一萬個非農業職位,結果勞動市場不但沒有增加十一萬個職位,反而減少了四千個職位,是○三年八月以來,首次出現職位減少的情況,其中製造業減少了四萬多個職位,而建造業則流失二萬多個職位。此外,新職位數目減少並非只是八月單一個月的情況,七月及六月的就業數據也不理想,其中七月新增職位的數目由九萬多減至六萬多,六月則從十二萬多減至六萬多。
這樣的就業數據清楚顯示,除了樓市及建築業持續放緩以外,其他經濟環節也開始受到影響,也開始露出疲態,以致經濟擴張乏力,就業市場出現萎縮。更可怕的是,樓市的低潮不但遠遠沒有過去,反而有越演越烈的情況。根據研究斷供收樓問題的機構所提供的資料,今年全美國斷供而被銀行或財務機構申請收樓的個案將會超過二百萬宗,比去年的一百二十萬宗高出六成多。這樣嚴重的斷供收樓情況將進一步打擊疲弱的樓市,令割價傾銷的樓宇更多,令發展商更不願開展新的建屋計劃,令小業主更難售樓套現或換樓;再加上其他相關行業如裝修、物流、法律服務、商業服務、金融服務等跟隨樓市尋底。勞動市場怎會不進一步收縮?整體經濟怎會不大幅放緩以至衰退呢?
另一方面,美國次級按揭問題引發的金融動盪還沒有過去。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指目前金融市場的狀況跟八七年股災、九八年俄羅斯金融風暴相類似。只要美國政府、金融當局處理不善,無法在短期內重振市場的信心,無法令信貸市場回到正軌;市場資金緊絀的情況將會持續,大型基金及投資者將會大舉湧向最安全的金融資產如美國國庫債券,拋售或不肯購入風險稍高的其他金融資產如公司發行的債券及票據。這樣下來,金融市場肯定會大幅波動,銀行及金融機構所面對的壓力更大,部份公司可能因此而出現重大虧損或倒閉,從而觸發更大的危機。
可是,要重振市場信心,重建市場秩序,靠的不僅是合適的政策,更需要有壓得住場、具權威及公信力的領袖。九八年金融風暴能迅速平息,格林斯潘、財長魯賓(RobertRubin)、副財長薩默斯(LawrenceSummers)三巨頭的領導能力、應變能力、公信力實在居功至偉。很不幸,布殊政府的財經班子及現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遠沒有三位前輩的份量及經驗,他們能否在短期內解決次按危機是個大疑問。而當次按危機延續時,美國經濟只能不斷尋底、不斷惡化。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