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線醫生聯盟一項調查發現,逾半受訪的公立醫生患上焦慮症,發病率較一般港人高11倍。調查更發現,三成醫生有抑鬱症,20名醫生過去半年想過自殺,5人曾經企圖自殺。病人組織擔心醫生的精神狀況會影響判斷,對病人造成負面影響,希望醫院管理局盡快增加人手,為前線員工提供合理薪酬,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前線醫生聯盟去年向醫生發出問卷,了解公立醫院醫生精神狀況。共有136名醫生回覆,當中一半人被評估為有焦慮症,發病率為47%較一般港人高11倍,三成人患有抑鬱症;患者連續兩星期不能集中精神、心煩、提不起勁。另外,有20名醫生表示過去半年想過自殺,5人曾企圖自殺,原因與工作壓力大、感情問題等有關。
調查又發現,在情緒出現問題的醫生中,求助的個案不足三成;一成半醫生會透過喝酒、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減壓幫助入睡。
前線醫生聯盟主席羅智峰表示,醫生出現情緒問題,與工時過長有關,有醫生每周工作超過70小時。但他也認為調查數據略少,未能反映整體情況。
樣本少或未反映情況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指出,醫生出現情緒問題的比例與其他專業相若,是次調查的樣本較少,未必能完全反映情況,但相信會影響病人信心,他表示,了解前線醫生工作壓力大,希望醫管局盡快紓緩人手壓力及解決薪酬問題。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現時已有委員會檢討和諮詢醫生工時狀況,該局設有「心靈綠洲」支援服務,為員工提供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