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鍇代理20種環保紙,半數紙張品牌的原材料來自再植森林。
撰文、攝影:冼麗婷
經營洋紙行業30年,80年代我開始把歐美環保紙引入香港。如今,賣一張紙都與森林拉上關係。
90年代至現在,全球共77個國家參與再植森林管理計劃,這些森林裏的樹,包括尤加利樹,5至15年,樹身就可以成長至8寸直徑、40尺高,是造紙好木材,但砍樹的方式、數量及位置都有規劃,不會影響原生態,每次砍去樹身,留根再種植,讓森林持續發展,生息循環。有機會,我也希望到再植森林走走。
再生林木紙由「森林管理委員會」連鎖監察制度(FSC-COC)發出認證,兩年前,我是全香港第一間獲FSC-COC認證的紙商,現在獲發認證的公司已有60多間。大家用不想破壞樹林的意識對待紙張,地球會笑,我們也會笑。
………………………
我賣紙也欣賞紙,不同紙質,用途不同,感覺也很不同。精美粉紙,幼滑如女士粉臉,加紅色胭脂、七彩眼影,都比較容易。相同道理,用粉紙製作彩色印刷,效果特別好。
有一種紙叫閃紙,又稱珍珠紙,那是引人注目、有氣派的紙。用這種紙印製香水、珠寶首飾廣告,你會明白甚麼是紙上奢華。最貼心的紙,是書寫用的花紋紙。筆觸是個人感覺,好的書寫紙,落筆濃墨化不開,再用粗糙破紙時,心裏就抗拒了。
記得20年前,我移民加拿大,心裏很感激香港員工為我盡心工作,有一天,我拿起收集多年的紙版給兩名下屬寫了一封短信,想不到紙上幾句多謝說話,讓老臣子心暖,把它放在畫框裏,留存至今。
………………………
1977年,我離開工作近20年的英國老牌紙行,獨自在賣紙業闖天下。我不相信英國品牌可以永遠雄霸香港巿場,創立一人公司,以美國堅霸(Gilbert)紙打英國江古(Conqueror)紙。
為了迎合新巿場,我把28寸乘34寸的美國紙切成四種面積,要親自把紙張從擺花街運往閣麟街的切紙行。用力苦頂200多磅重紙慢慢走下斜坡,一天走幾趟都不覺辛苦,因為,年輕創業,心裏有明確目標。
當時我的公司設在中環大廈一樓,對戶剛好是香港著名設計家靳埭強的製作公司,很多修讀設計的學生來我公司買一元幾角的美國優質紙做功課,他們走出門口時,總忍不住探頭窺望對戶,希望設計偶像會突然出現。那個年代,人人充滿憧憬,最終,巿場證實我沒有走錯路,靳叔及很多設計師,都成為我的好朋友。
………………………
從事造紙業半個世紀,與紙有緣,不論貧富,我都不亂用紙,就是用張巾抹嘴,也會撕開一半,留一半給太太。
小時候貧窮,我習慣用手帕;想不到現在生日之時,兒子也送我三條手帕。生活習慣在循環,但新時代的手帕加入了新思維──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