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央接納港商要求,近日宣佈容許以銀行擔保作為來料加工的保證金,紓緩了中小廠商的財政壓力;惟另一方面,美國玩具製造商美泰繼續大量回收中國生產的玩具,仍為本地廠商帶來隱憂。有中小企商會認為可以舒一口氣,但商會仍持審慎態度。
【本報訊】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稱,在最黑暗的8月期間,中小企受內外夾攻,該會已有30名中小企會員結業倒閉;原本估計將牽起本港中小企大倒閉潮,估計至少於今年內約100家中小企會員結業,包括他自己的製造公司;但自從中央宣佈新保證金政策,他已打消執笠念頭,因為終於見到黑暗中的陽光,倒閉潮可望暫緩下來。
成三資企業門檻高
對於廣東省希望來料加工企業升級為三資企業,他說,對於他們這類僱員人數由數十人至600人的小型企業,根本做不到,因為「三資企業要求的註冊資本達800萬至1000萬元,我哋連數十萬流動資金也大費周章,何來有錢搞三資!至於遷離廣東省亦不容易,樣樣都在在需財!」
另方面,面對美國對品質的嚴苛要求,趙志雄指出,不少中小企已不敢接聖誕定單;例如美國客要求聖誕節裝飾珠鏈百分之一百不含鉛,他認為「根本唔使做」,因為這些珠鏈需要塗上光油再作焗焊,光油或多或少都會含有鉛。因此不少中小企索性暫不接單,以免被要求退貨時,損失更慘重。
然而,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吳宏斌稱,雖然來料加工政策有所放寬,但如何取得國內銀行擔保書仍然存疑,中小型企業未必容易取得國內銀行的擔保。另一方面,美國玩具回收事件,國家質檢局最近已加強檢查出口玩具,變相增加了廠商的成本及時間負擔。他認為中小企要升級為三資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才是出路。
外商壓價產品質素降
對於近年頻頻發生中國製造產品安全事件,獨立經濟師謝國忠認為,原因是過去3年,西方大型採購商不斷向中國製造產品壓價,國內製造商又面對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及工資成本急升因素;國內出口商經歷3年惶恐期,又怕開口向買家提價,便出現降低物料質素或減少產品體積,以維持低價。要解決問題,他認為要一次過提高產品價格15%,之後每年跟隨人民幣,將售價調升7%,才能確保合理價格製造出合規格產品。畢竟全球通縮年代已經過去,並已步入通脹年代。
留美泰回收中國玩具事件簿
日期:8月2日
事項:回收150萬件中國生產、疑含有過量鉛的兒童玩具
日期:8月14日
事項:回收全球銷售逾1800萬件中國製造玩具,因涉及含磁鐵,可能導致脫落或被吞食問題
日期:9月5日
事項:回收近85萬件中國製玩具,懷疑油漆含鉛量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