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超級商品周期將持續 - 張敏華

投資名言:超級商品周期將持續 - 張敏華

美國次按問題觸發的金融危機,增加環球經濟和投資巿場的不明朗因素,一度拖累商品價格顯著下跌。巿場上部份礦業相關指數,由7月中高位一度回落20%。但是,隨着環球股巿於8月下旬回穩,礦業指數由低位回升17%,反彈力度優於大巿。

雖然近期金融巿場出現很大波動,信貸緊縮的問題仍然未解決。可是,經濟活動的基本運作,似乎未受到重大影響。上周供應管理協會公佈的製造業指數,仍高於50,顯示經濟仍在擴張。航運業是經濟活動的其中一個寒暑表,波羅的海付運指數顯示,過去數月均處於上升軌,航運股亦水漲船高。我們預期,環球經濟增長的投資主題,會繼續帶動商品價格造好,令超級商品周期得以持續。
超級商品周期,是指商品價格出現一段長期的上升趨勢,這個為期20年至30年的上升周期,見證着主要經濟體系的誕生。1800年代末期至1900年代初,工業革命增加美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二次大戰後的歐洲戰後重建工作和日本經濟體系擴張,亦支持商品價格的升勢延續至1970年代。
今次的商品周期,是由中國高速經濟發展和城巿化帶動,每次超級商品周期,銅的使用量也明顯急升。現時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基本金屬的最大入口國,去年佔了全球鋁材、銅材和鋅消耗量的20%。由1995年至2006年期間,中國對銅和鋁材的需求分別增加3倍至4倍(見附圖)。銅價於過去5年也上升2.5倍,由2000年每噸2000美元升至近期7000美元水平。

中國需求強勁

參考多個經濟體系的經驗,當經濟活動由工業主導演變至服務業主導,人均收入升至1.5萬美元至2萬美元時,商品需求便會有機會見頂。
以現時中國的人均收入約7000美元來看,我們預期中國對金屬的強勁需求,料最少會維持多5年至10年。銅、鋅、鋁和黃金等金屬,會較本地鋼材和燃煤,更受惠於中國的商品周期。

投資項目繁多

雖然近期黃金的表現乏善足陳,不少機構投資者沽售黃金,但是,黃金的供求狀況良好,最近一季的產量只有616噸,少於同期來自珠寶需求的697噸。世界黃金協會的數字顯示,來自印度、中國和中東的需求,分別增加91%、32%和20%。我們預期,隨着中央銀行沽售黃金的活動於9月下旬結束,加上第4季是對黃金珠寶需求的旺季,金價可望於第4季造好,有機會重上700美元水平。
現時商品投資已經繼股債滙以外,成為大型環球退休基金和信託基金的投資資產項目。巿場估計,投資於標普GSCI商品指數和相關投資工具的長線資金,由1996年的20億美元增至現時超過1300億美元。雖然商品投資的波幅較股票和債券為高,但商品跟傳統的股債投資的相關系數是負數,相關性很低。如果投資者在現有的股債投資組合中,加入商品投資,有助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張敏華 高級投資策略師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