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丁屋可一半出界

興建丁屋可一半出界

【本報訊】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通過簡化審批新界丁屋的申請程序,容許丁屋若不多於50%面積,超出「鄉村式發展地帶」範圍,可豁免向城規會申請;但委員會同時修訂鄉議局向規劃署提出的建議,規定丁屋的興建範圍日後只要觸及「綠化地帶」,要事先得到城規會許可。
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區潔英,昨日出席城規會會議時表示,城規會現時審批丁屋申請的準則,跟署方提出的簡化建議相若。他說:「每次都係會批准,倒不如豁免佢哋申請,減少工作量。」鄉議局提出的建議更為寬鬆,建議丁屋只須最少30%面積位於鄉村式發展地帶,便毋須向城規會申請,但昨日遭城規會委員會否決。

委員擔心先斬後奏

以往新界居民興建丁屋,範圍必須全部在鄉村式發展地帶,若觸及其他規劃地帶,不論「出界」多少都要向城規會申請,增加城規會工作量。
城規會昨日同時否決規劃署提出,對丁屋興建在綠化地帶的寬免建議。鄉議局早前向規劃署提出,丁屋「出界」的範圍,即使觸及環保團體最關注的「綠化地帶」,只要工程不涉及砍伐樹木,也可以獲豁免向城規會申請。不過,有委員擔心反而造成「先斬後奏」現象,委員吳祖南與邱小菲均認為,現時沒有綠化地帶的砍樹紀錄,不排除有村民會秘密砍掉樹木,佯稱該處本身沒有樹木,減省向城規會提出申請的麻煩。
現時每年有約2,300宗興建丁屋申請,由入紙地政總署至規劃署審批,需時兩個月。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對城規會的決議初步表示歡迎,但有待鄉議局下周二開會後才能定出最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