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可減機制或變有增無減

可加可減機制或變有增無減

【本報訊】去年通縮期結束時政府「硬銷」車費可加可減機制,當時外界擔心車費有增無減的情況終於出現。有立法會議員指,本港過去一年雖然物價持續上升,但九巴車費加幅不應多於5%。
根據可加可減機制計算方程式,巴士公司可根據運輸業僱員的工資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等變動申請加或減價,九巴計算後遂向政府提出加價9%。不過,運輸及房屋局會參考家庭入息中位數及通脹率等過去一年多變動等因素,才決定加、減價幅度。數據顯示,家庭入息及通脹過去一年多,分別上升3%及2.2%。當局會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然後再向行政會議提出調整票價的建議,由行政會議審議決定。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李永達指,若計算家庭入息及通脹等因素,九巴加價幅度不應超過5%。

需考慮市民負擔能力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稱,根據車費可加可減機制,雖然九巴申請12月1日加價9%,加幅足以令九巴回報率升至9.7%的上限,但9.7%只是一個巴士公司回報率的參考數字,並非一個必然的回報率;同時,新機制除了考慮巴士公司的營運狀況外,還需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及通脹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