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傳出美國國防部已制訂突襲伊朗計劃之際,伊朗副外長謝赫塔爾(AlirezaSheikhattar)率領高層代表團首次訪港,昨日與貿易發展局合辦研討會,向港商介紹伊朗商機。他強調:「伊朗的革命衞隊不是恐怖分子。」又批評美國的壓力無阻當地吸引外資,更表示研究正落實私有化的國企來港上市的可能。
謝赫塔爾昨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與伊朗的雙邊貿易額只有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相對中國與伊朗龐大的投資和貿易,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伊朗正推行產業私有化,希望此行有助雙方探討,現時局限在石化、地毯、電子產品等貿易以外領域的合作機會。
拓伊斯蘭金融產品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表示重視伊斯蘭經濟,全球趨勢是積極拓展伊斯蘭金融產品(須遵守不能收取利息及投資酒業等教義),吸引中東資金,馬來西亞更成為伊斯蘭融資活動的亞洲樞紐。謝赫塔爾表示,除香港外,近年日本也積極拓展伊斯蘭金融產品,伊朗可與香港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不過,投資者始終關注到伊朗投資,會否受美國壓力和國際制裁的影響。一名港商昨日表示,收過伊朗一家銀行開出的信用狀,卻被本港多家銀行拒收,估計是擔心被美國指為涉及洗黑錢。美國早前表示,考慮將伊朗的革命衞隊列為恐怖組織,本周初又傳出美國國防部已擬定三天內殲滅伊朗武裝力量的計劃。
謝赫塔爾回應時強調:「不應只透過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認識伊朗。」他指美國80年代開始以恫嚇和威脅的手段試圖推翻伊朗現政權,但到伊朗的外資仍不斷增加,「商人比政客和記者更了解實況。」他又說:「美國試圖製造恐慌癱瘓伊朗,但看看現在誰被癱瘓在伊拉克。」
記者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