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洛堤(LucianoPavarotti)走了,全世界都響起他生前留下宏亮清澈的歌聲,悼念這位患胰臟癌離世的一代男高音。喪禮今日將在他家鄉意大利摩德納(Modena)舉行,當地居民為他送行的氣氛,卻是溫情多於淚漣漣,多謝他把天籟留人間,感激他令這個中古小城世界知名。
巴伐洛堤的靈柩,前晚(周四)移送到摩德納大教堂給公眾瞻仰,靈車抵達時,1,000名鄉里歡呼鼓掌,向他們最敬愛的同鄉作最後致敬。他的遺體穿了黑色長禮服,手持手帕和玫瑰念珠,第二任妻子曼托瓦尼(NicolettaMantovani)和家人在旁哀悼。昨天有逾一萬人瞻仰遺容。
著名失明男高音博切利(AndreaBocelli),今日會在喪禮唱出巴伐洛堤愛唱的聖歌《天使靈糧》(Panisangelicus)。當局在教堂附近準備大屏幕給喪禮場外人士觀看。總理普羅廸(RomanoProdi)為出席喪禮,押後訪問斯洛文尼亞,空軍花式飛行表演隊會飛越大教堂,向這位「高音C之王」致敬。
47.4億遺產或掀爭產戰
與巴伐洛堤合稱「三大男高音」的杜明高(PlacidoDomingo)因在美國洛杉磯有歌劇綵排,未能出席喪禮,他說會跟卡里拉斯(JoseCarreras)商談他倆會否為拍檔舉行致敬演出。
在意大利人心中,巴伐洛堤愛食、愛足球、愛女人,歌聲悅耳,「是終極意大利人」。他的世姪女菲尼說:「他是意大利的象徵,是摩德納的象徵,比起法拉利更有代表性。」摩德納市長皮吉(GiorgioPighi)說:「多得巴伐洛堤,令全世界都認識摩德納。」皮吉宣佈摩德納下半旗哀悼三日,市內劇院易名「巴伐洛堤劇院」。
哀悼也超越了國界和文化圈子,由意大利米蘭、威尼斯到奧地利維也納、美國紐約、英國和日本的歌劇院和音樂會,前日都致哀或將演出獻給巴伐洛堤。倫敦御林軍換班儀式,改奏《杜蘭朵》的〈公主徹夜無眠〉,意大利和英格蘭足球代表隊今日踢歐洲國家盃外圍賽,開賽前亦會播出他這首被選為1990世界盃主題曲的名曲。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都發表聲明,指巴伐洛堤逝世是世界一大損失。
巴伐洛堤逝世,暫時不知他是否留下遺囑,令外界揣測他的前妻阿杜亞(Adua)和現任妻子曼托瓦尼會否為他遺下估計多達3億英鎊(47.4億港元)遺產展開爭產官司。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後繼無人「踢波更賺錢」
一個世紀裏,只出了一個巴伐洛堤,他逝世後,有誰可以代替他?劇評家慨嘆,別說要誕生巨匠,即使要年輕一輩走向「歌劇家」這條路,也是難事。
歌劇評論人萊布雷布特(NormanLebrecht)說,很少人肯將大筆金錢投資到古典歌唱家身上,要培育巴伐洛堤接班人,比以往更加困難,而且現時意大利男孩,都情願做足球員,也不會選擇唱歌劇,因為「踢足球、當明星,都要比當一個成功歌劇家更容易、賺更多」。
不會花時間保養嗓子
另一劇評人坎寧(HughCanning)也說,現今有天份的歌劇家,也不再像巴伐洛堤那樣,花時間和精神來細心保護、滋養嗓子,在稍稍成名之際,為了把握身價賺錢,不惜濫唱,「即使擁有動聽歌聲,四、五年後都會唱破了嗓子」。
坎寧指出,巴伐洛堤知道甚麼歌適合自己,他不會演出不適合自己的角色,也會避免唱太多種語言的歌。
坎寧說︰「要當一名高質素的古典歌手,不能單單贏出一場比賽就可以的,這一點,看巴伐洛堤和杜明高就可以證明。」
路透社
山頂凌霄閣名曲悼歌王
曾經來港演唱的一代男高音巴伐洛堤逝世,本港也有紀念活動。今日起至本月14日期間,位於山頂凌霄閣的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將於展館內,播放這位一代巨星曾經演唱的動人樂曲;區內的巴伐洛堤蠟像(圖),穿上他經典的禮服,樂迷可以一邊重拾巨星的風采,一邊細聽其動人的歌聲。詳情可瀏覽 http://madame-tussaud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