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八萬五惹的禍。前特首董建華「不切實際」的建屋目標,令本港建造業界連環爆發醜聞;1999至2000年間,東涌、天水圍、油塘等公營房屋地盤接連出現短樁。偵破歷來最嚴重、判刑最重的沙田愉翠苑短樁案的廉政公署調查員憶述,涉案工程人員偷工減料,竟自創出用廉價土壤穩定劑supermud代替挖泥的「土法打樁」,企圖瞞天過海。短樁事件成為回歸10年公屋工程最大醜聞,部份工程監督卻仍在房署工作。記者:雷子樂
一句「手中冇mud,心中有mud」,鑄成無法彌補的大錯;廉署執行處高級調查主任梁啓榮所說的,是愉翠苑短樁案主謀常掛在嘴唇邊的「短樁秘笈」。他解釋,打樁工序繁複,工程人員先要將大型鋼通打入地底,之後用大型機器將土地裏的泥土挖走。但案中主謀所經營的打樁公司,沒有合規格的挖泥機器,情急之下,竟想出將一桶桶的supermud倒入樁孔壓實泥土,再注入混凝土做樁。
36樁柱僅四支合格
及至工程後期,主謀連購買supermud的資金也缺乏,索性向員工拋出「手中冇mud,心中有mud」這金句,叫員工在樁孔內灌水,企圖以水壓壓實泥土再落石屎,手法兒戲。梁啓榮憶述,房屋署約在98年中,經測試後發現愉翠苑兩座興建中的居屋出現沉降問題,抽驗樁柱後,發現D座及E座的36支樁柱只得四支的深度合格。
主謀重判入獄10年
廉署98年底接手有關案件,但房署要在一周後始公佈事故。梁啓榮及執行處C組的調查員要與時間競賽,在事件曝光前,翻看多箱文件,以免打草驚蛇。該地盤的打樁工程表面上是判給亞太建設有限公司,但亞太將工程偷偷判給涉案的會漢工程,文件卻從沒出現會漢的名字。幸好其中一名證人爆料指證,方能令調查員短時間內揪出元兇。兩名會漢董事陳廣儀和姚耀南被重判入獄12年,其後上訴改判10年,是歷來涉及建造業貪污案最重的判刑。另一名地盤主任李偉衡也被判刑三年半。
公營房屋爆發短樁醜聞,當時房屋委員會主席王䓪鳴辭職、八萬五的始作俑者董建華也在兩年前「腳痛」下台。但當日監管不力令分判商蒙混過關的數名房屋署工程監督,仍在房署工作。
涉及建造業貪污舉報
年份:2001
舉報:295宗 可追查個案:215宗
年份:2002
舉報:246宗 可追查個案:175宗
年份:2003
舉報:221宗 可追查個案:158宗
年份:2004
舉報:157宗 可追查個案:112宗
年份:2005
舉報:146宗 可追查個案:119宗
年份:2006
舉報:116宗 可追查個案:101宗
年份:2007(1至6月)
舉報:53宗 可追查個案:49宗
資料來源:廉署
嘥6億元改建「最貴」公園
從葵盛東邨走到沙田愉翠苑,一共有26座偷工減料、石屎強度不足的問題公屋。問題樓宇有的已被拆卸,有的進行補救工程後,丟空至今仍未開賣。問題樁柱最多的兩幢愉翠苑已被拆掉,起樓拆樓浪費了6億元公帑,留給居民的是一個「全港最貴」的公園。
80年代初,廉署偵破轟動一時的26座問題公屋案,這些問題公屋分佈港九新界,記者昨前往曾出現兩幢危樓的葵盛東邨視察,當年出事的第18、20座已拆卸重建,現場只餘下第12座暫作中轉房屋。這幢入伙約35年的舊樓已十室九空,石屎嚴重剝落,居民廖小姐說,天花的牆灰經常掉下,「食飯時成日有『餸』加。」70年代曾在黃大仙徙置區居住的阿榮憶述,當年工人以海沙混石屎起樓,「住住吓啲石屎剝落,牆裏面有唔少沙粒同貝殼。」
「令居民多咗空間」
97後建屋高峯期落成的天水圍天頌苑,其中兩幢樓也有短樁問題,房屋署已完成補救工程,預計09年重新發售。沙田愉翠苑的兩幢短樁樓「遺址」,已建成一個公園,「豆腐渣樁柱」長埋地底。偵破該案的廉署執行處高級調查主任梁啓榮曾重遊舊地,他笑說:「呢件事令居民多咗個公共空間。」
拍攝花絮:攝製隊走遍全港搵實景
《廉政行動2007》第二集之〈沙丘城堡〉改編自沙田愉翠苑短樁案。廉政公署高級傳媒宣傳創作主任陳敏儀笑說,劇集以實景拍攝作賣點,但適逢香港建造業工程慘淡,加上拍攝時正值雨季,許多地盤停工,「曾經諗過要去澳門取景。」攝製隊走遍港九新界,幾經辛苦,終於在上環找到一個渠務署地盤正進行打樁工程,才可以順利「開鏡」。
翻查多箱文件
明晚10時半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的〈沙丘城堡〉,講述電梯工程人員在房屋署地盤測試時,發現樓宇傾斜,廉署總調查主任(丘凱敏飾演)經深入調查,翻查多箱文件及盤問證人,終於揪出涉案樁柱工程公司東主和工程師(羅樂林、梁漢文、黃浩然飾演)偽造紀錄的人證物證,將三人繩之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