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有利地鐵股價勁升7%

合併有利地鐵股價勁升7%

【本報訊】接近地鐵公司(066)消息透露,兩鐵合併帶來的協同效益,可於合併後第三年全面反映,每年產生4.5億元收益,但首兩年協同效益少於此數;不過,九鐵的火炭何東樓和烏溪沙住宅項目分別於08及09年出售及入賬,能為地鐵帶來額外售樓收益。

料西鐵項目帶來盈利逾4億

市場對兩鐵合併反應正面,料地鐵資產淨值將會提高,刺激地鐵昨上揚7.2%,收報20.6元。
地鐵購入九鐵的八個地產發展項目,其中何東樓、烏溪沙和大圍維修中心三個項目已批出,總樓面656萬平方呎,九鐵利潤分賬比例31至93%。
消息人士強調,由於三個項目已付補地價,樓價上升,直接推高九鐵所得利潤。何東樓及烏溪沙分別於08及09年入賬,而地鐵的將軍澳86區一期料於明年入賬。這反映兩鐵合併後,物業收入必然顯著增加。此外,地鐵將取代九鐵,成為西鐵物業的政府發展代理,就未批出及已批出的西鐵發展用地,分別收取銷售收益0.75%及協議利潤10%。瑞銀估計,西鐵項目將於2010至2013年,為地鐵帶來4800萬至4.26億元稅前利潤。
鐵路業務方面,兩鐵合併後,地鐵的乘客基礎增加66%,市佔率由25升至40%。消息人士說,待小股東於10月9日投票通過合併後,將由政府定出合併日期,票價下調由當天生效。
消息人士承認,九鐵去年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比率是45.4%,較地鐵53%低,合併後會拉低地鐵的EBITDA,但九鐵EBITDA有上升趨勢。里昂證券保守估計,九鐵EBITDA於2020年升至48%。

每股資產淨值增4.36元

至於具爭議性的票價調整機制,消息人士強調,新機制按通脹和工資指數釐定票價,客觀、透明並可以預測,將於09年6月後實施,取代現有票價自主。里昂認為,在政治及公眾壓力下,地鐵難真正票價自主,新機制更適合地鐵。
其實,市場已把地鐵當成地產股,着重兩鐵合併為地鐵帶來新土儲、地產收益及資產淨值增長。瑞信預期,兩鐵合併後,地鐵每股資產淨值提高4.36元,至24.7元。瑞銀則因應地鐵收購九鐵物業後,負債增加,把每股資產淨值減1.1元,至20.1元。